无障碍浏览
医联体建设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医联体建设

近距离放射消融技术“攻克” 顽固性鼻腔转移癌

发布时间 :2025-09-04 16:33 | 来源:本网

  近日,我院放疗科专家团队运用大剂量后装插植放疗(近距离消融技术),成功治疗一名食管癌多程治疗后仍无法控制的鼻腔转移癌患者,帮助患者恢复鼻腔正常形态与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今年70多岁的施先生(化名)在确诊食管癌后,虽历经多轮化疗、免疫治疗,还接受过鼻腔外照射60Gy放疗,但病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更棘手的是,其鼻腔转移灶持续增大,不仅严重影响呼吸,还伴随剧烈疼痛与反复出血,生活质量急剧下降,常规治疗手段已难以突破 “耐药+放疗抵抗” 的双重困境。
  面对这一复杂病例,陈炬辉主诊团队经多学科会诊后,决定采用近距离消融技术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不同于传统外照射放疗,该技术可将放射源 “精准送达” 肿瘤病灶附近,通过单次20Gy的大剂量照射,直接对顽固性肿瘤细胞进行 “靶向打击”。治疗中,团队借助影像引导精准定位,严格控制放射剂量分布,在确保肿瘤病灶获得足够杀伤剂量的同时,最大限度避开鼻腔周围的眼睛、晶状体、脑干等重要正常组织。
  首次治疗后3周,施先生鼻腔出血、疼痛症状明显减轻;治疗后4周,转移灶体积开始缩小。
  间隔一个月进行第二次插植消融后,病灶持续消退。截至治疗后10周复查,患者鼻腔已基本恢复正常形态与功能,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陈炬辉主任医师介绍,此次治疗的成功,凸显了近距离消融技术在难治性肿瘤治疗中的三大核心优势:
  ●突破治疗抵抗 “壁垒”:对于经多程化疗、免疫治疗及外照射放疗后仍耐药或抵抗的肿瘤,该技术能通过局部精准大剂量照射,有效杀伤顽固肿瘤细胞,为姑息控制病情提供强有力支撑;
  ●保护正常组织更精准:放射源近距离作用于病灶,剂量集中在肿瘤区域,正常组织受照剂量大幅降低,减少了口干、视力损伤及其他周围正常组织等并发症风险;
  ●微创且疗效显著:治疗过程创伤小、恢复快,能快速缓解肿瘤引发的疼痛、出血等症状,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放疗科吴君心教授表示,近距离插植消融技术是我们对付顽固性、耐药性肿瘤的“利器”。它不仅能有效控制病灶、缓解症状,还能在保护正常组织的前提下实现精准打击,特别适合用于头颈部、盆腔等复杂部位的难治性转移瘤。
  下一步,放疗科将继续探索近距离消融技术在更多难治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不断优化个体化治疗方案,为更多晚期或耐药肿瘤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以技术创新守护患者生命健康。
  腹部放疗科/供稿
  黄宗伟 丁剑鸣 戴艺涛/文
  吴君心/审
附件下载: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