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大肠癌诊治中心·系列报道之四】不开刀也能保肛:创新方案改写治疗结局

发布时间 :2025-04-24 18:53 | 来源:本网

  对于局部晚期或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福建省肿瘤医院大肠癌诊治中心应用“全程新辅助治疗(TNT)”联合“等待观察(W&W)”方案,为患者开辟出非手术保肛新路径。

  80岁高龄的刘先生(化名)在外院确诊局部晚期低位直肠癌(cT3N1M0),之后慕名求诊我院大肠癌诊治中心。考虑到患者肿瘤距肛门仅4cm,且合并重度肺功能不全,难以承受全身麻醉手术的风险。大肠癌MDT团队经过综合评估,决定采用“全程新辅助治疗(TNT)”方案——先通过同步放化疗治疗缩小肿瘤,再密切随访观察。我院放疗科主任吴君心、李金銮主任医师团队为其设计了精准放疗计划,腹部肿瘤内科陈奕贵主任医师同步制定化疗方案。
  经过3个月的治疗,刘先生再次复查MRI,结果显示肿瘤原发灶及肠周淋巴结完全退缩,PET-CT提示肿瘤代谢活性完全消失,肠镜活检未发现癌细胞残留。患者已经达到临床完全缓解状态(cCR)。
  随后,团队启动“等待观察(W&W)”策略,定期通过肠镜、MRI及血液肿瘤标志物动态监测病情。目前,患者已随访近2年,肿瘤无复发迹象,控便功能良好。“不用开刀就能控制肿瘤,还能保住肛门,真是医学的奇迹!”刘先生的儿子感慨道。
  中心执行主任杨春康教授介绍,TNT模式和观察等待策略为那些具有强烈保肛意愿的患者提供了可能。它不仅是一种治疗方法,更是对患者个体化需求的深刻理解。在TNT模式下,患者可以在治疗后进入一段观察期,如果肿瘤没有复发或转移,就可以避免手术,从而保留肛门。这一策略的实施,需要医生具备高度的专业素养和对患者病情的精准把握,也需要患者对治疗过程的充分信任和配合。数据显示,约15%的局部晚期患者通过TNT治疗达到临床完全缓解,其中80%的患者在2年内未复发。对于无法手术的高龄或体弱患者,这一方案不仅避免了手术风险,还显著提升了生活质量。
  在大肠癌诊治中心,每一次手术,都是生命的重塑,每一次治疗,都是希望的传递。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治疗的道路上,他们不断地创造着“奇迹”,不断地把一个个“不可能”变为“可能”。
  
大肠癌诊治中心
  福建省肿瘤医院大肠癌诊治中心是全省规模最大、专业齐全的大肠肿瘤诊疗机构,涵盖大肠外科、内科及腹部放疗科,开放床位115张,拥有70余名医护人员,年接诊大肠癌患者超13000人次,手术量达1500例以上,腹腔镜手术占比80%以上。中心依托复旦大学肿瘤医院资源,打破传统科室壁垒,借助MDT多学科协作,提供手术、放化疗、靶向、免疫治疗相结合的全病程一体化诊疗方案。同时,通过科普宣传和高危人群筛查,建立早期预警机制,推动全省早筛早诊工作。
  中心以《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为指导,创新应用达芬奇机器人、3D腹腔镜、荧光导航等微创技术,结合NOSES、ISR、TaTME、Bacon等术式,完成精准切除与功能保护。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探索出围手术期全程管理模式,大幅降低术后并发症并缩短住院时间,同时成功开展多脏器联合切除及复杂疑难手术,为患者争取最大生存获益和最佳生活质量。近年来,中心在结直肠癌肝转移、腹膜转移、遗传性大肠癌、难治性结直肠癌、放射性肠炎及人工智能应用等领域形成特色,构建全省最大结直肠癌数据库与肿瘤生物样本库,医疗与科研实力稳居省内领先、国内一流。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