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医疗学术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科研 > 医疗学术

【I期临床试验病房·临床研究】前列腺癌治疗:探索新型药物疗法,为患者带来新希望

发布时间 :2024-12-26 18:40 | 来源:本网

  癌症治疗困境重重,传统手段难破局限。临床试验作为医学创新前沿,汇聚科研智慧与患者期盼,有望重塑治疗格局,为患者点亮希望之灯,开启抗癌新篇。

  74岁的陈先生(化名)七年前确诊前列腺腺泡腺癌,进行手术及内分泌治疗后,仍出现癌症转移。经检查显示,癌症已转移至颈椎右侧附件、右侧髂骨、右侧髋臼及多处淋巴结。
  今年7月,在我院副院长、黑色素瘤/泌尿及软组织肿瘤内科专家陈誉的领导下,团队进行多学科综合评估,为陈先生制定新的治疗方案。随后,陈先生加入了一项名为“在晚期实体瘤患者中评估ACE-86225106递增剂量单药治疗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及初步疗效的开放性、多中心I/II期研究”的临床试验。
  经过4个周期的治疗后,复查影像提示其淋巴结靶病灶明显退缩,缩减幅度约29%。目前,陈先生的病情持续处于缓解状态。
  
延伸阅读
  前列腺癌是男性中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类型之一,它通常起源于前列腺腺体的上皮细胞。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罹患前列腺癌的风险会逐渐上升,特别是在65岁以上的年龄段中更为显著。该疾病的临床表现、病程进展以及是否发生转移,都会对其症状产生深远影响。在前列腺癌的早期阶段,异常往往首先在体检中被发现,特别是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的升高。
  
早期诊断与症状
  由于前列腺癌在早期往往缺乏显著的症状,但若出现尿路相关的症状,如尿频、尿急或尿痛,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部分患者可能还会感到下腹或骨盆区域的不适,而在疾病进展到晚期时,可能会出现腰背痛、下肢水肿等症状。
  
治疗方法
  前列腺癌的治疗手段多样,对于早期前列腺癌患者,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内分泌、化疗和放疗适用于部分病情已经进展或处于晚期的患者。近年来,靶向治疗为晚期或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这些新兴疗法能够延长部分患者的生存期,并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
  
 
科室介绍
  福建省肿瘤医院I期临床试验病房于2022年6月正式组建,主要从事抗肿瘤药物的I期临床试验,目前是省内唯一开设的肿瘤专科I期临床试验病房。设有固定床位10张、抢救床位1张、日间床位5张,并设有医学检查室、采血室、活动室、受试者接待室、样本处理和储存室、药物配置室、CRA/CRC办公室、资料室、抢救室等区域,为参加各项新药临床试验的受试者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与保障。  
  科室拥有专业的临床研究团队,设有专职研究人员14人,包括研究医生、研究护士、药物GCP管理员等,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护师1人;博士学历2人、硕士学位6人。所有人员均接受GCP相关培训和专业技术培训,具备丰富的I期临床试验经验。
  科室自组建以来,已承接抗肿瘤药物I期临床研究107项,在研项目包括新药的首次人体试验(FIH)、临床药代动力学(PK)、药物相互作用(DDI)、生物等效性试验(BE)等。研究领域覆盖面广,包括免疫治疗、 靶向治疗、化疗、细胞治疗、抗体(单抗、双抗、三抗等)、ADC等药物,在I期临床研究的方案设计、运行管理、质量把控以及抗肿瘤新药的各种不良反应的干预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依托I期病房,药物临床研究中心遴选出26位I期研究备案PI,专业包括妇科、肝胆胰、消化道、呼吸、头颈部、黑色素瘤软组织泌尿、淋巴瘤、乳腺等,PI均为各个亚专科的学科带头人,且在国内甚至国际上具有很好的学术影响力的专家,为药物临床研究的全周期管理提供人才保障。
附件下载: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