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被称为“癌中之王”,不仅因为它早期症状隐匿,更因为它的高死亡率和治疗难度大。这提醒我们:早期发现才是关键。超声检查作为一种安全、无创的检查手段,可以在早期筛查中发挥重要作用。
胰腺癌为什么这么可怕?
01.死亡率高
胰腺癌是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之一,5年生存率仅为5%-10%,远低于乳腺癌、甲状腺癌等常见癌症。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约60%-70%的患者确诊时已发生转移,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02.治疗难度大
手术切除是唯一可能根治的方法,但仅有15%-20%的患者在确诊时还有手术机会。
胰腺位置特殊,周围血管、神经丰富,手术风险高,术后易复发。
化疗和放疗效果有限,晚期患者平均生存期往往不足1年。
03.早期症状易被忽视
早期可能仅表现为消化不良、轻微腹痛、食欲下降,容易被误以为是胃病。
等到出现黄疸(皮肤发黄)、消瘦、剧烈腹痛时,往往已进展到中晚期。
超声检查能发现胰腺癌吗?
可以。超声检查利用声波成像,能够观察胰腺的形态、病变的大小、回声、血流信号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等。虽然胰腺位置较深,但经验丰富的超声医生可以通过调整探头角度、改变体位及胃充盈等方法来提高检出率,发现肿瘤或异常病变时,可以应用增强超声(超声造影)进一步诊断病变的良恶性。
超声检查的优势
▶ 无创无痛:无辐射,安全可靠。
▶ 便捷经济:检查时间短,费用较低,适合初步筛查。
▶ 动态观察:可实时监测胰腺及周围血管、胆管的情况。
哪些人需要做胰腺超声?
如果属于以下高风险人群,建议定期筛查:
✅ 长期吸烟、酗酒者(吸烟者患胰腺癌风险比普通人高2-3倍)
✅ 有慢性胰腺炎或糖尿病病史
✅ 家族中有胰腺癌或其他癌症患者
✅ 年龄超过50岁,近期出现不明原因消瘦、上腹隐痛或黄疸
胰腺超声检查前患者需要做哪些准备?
由于胰腺位于胃和肠管的后方,肠道内的气体和食物残渣可能会干扰超声成像。因此,为了获得更清晰的检查结果,体检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
❖ 空腹4-8小时(进食后,胃和肠道会充满食物和气体,遮挡胰腺,影响超声波的穿透,导致图像模糊)
✅ 检查前4-8小时禁食(通常建议前一晚晚餐后不再进食)
✅ 检查当天早上不要吃早餐(包括牛奶、咖啡等)
✅ 避免嚼口香糖或吸烟(以免吞咽空气增加肠道气体)
❖ 必要时饮水或助显剂来充盈胃部(水或助显剂可以作为良好的“声窗”,帮助超声波更清晰地观察胰腺。)
在某些情况下,医生会要求患者喝500-800ml温开水或助显剂,使胃部充盈,推开肠道气体,更好地显示胰腺。
✅ 检查前30分钟开始缓慢饮水(不要一口气喝完,避免胃胀不适)
✅ 检查过程中可能需要调整体位(如侧卧或半坐位)
❖ 检查前避免易产气食物
如果平时容易腹胀、消化不良,建议:
❌ 检查前1-2天少吃豆类、碳酸饮料、洋葱等易产气食物
✅ 可适当服用消胀药(如西甲硅油)(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超声发现异常怎么办?
如果超声提示胰腺有占位或异常,医生可能会建议进一步检查(如超声造影、增强CT/MRI或超声内镜)以明确诊断。早期胰腺癌通过手术根治的机会更大,因此切勿拖延。
日常如何保护胰腺?
► 戒烟限酒:吸烟是胰腺癌的高危因素之一。
► 健康饮食:减少高脂肪、高蛋白饮食,多吃新鲜蔬果。
► 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需定期监测胰腺健康。
► 重视体检:高危人群建议每年做一次腹部超声检查。
胰腺癌虽凶险,但进行体检筛查,可早期发现胰腺病变,从而显著提高生存率。超声检查作为“健康守门人”,能帮助我们捕捉疾病的早期信号。如果有相关风险或症状,请及时就医。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才能争取更好的治疗效果。
超声科/供稿
俞小青/文
唐丽娜/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