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淋巴瘤及头颈肿瘤内科在高肿瘤负荷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治疗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为一例脾原发巨大DLBCL患者实施精准治疗,使其达到完全缓解,为该类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了宝贵经验。
患者廖某(化名)因左前胸壁疼痛就医,影像学检查显示脾脏存在多发占位,经PET-CT检查发现最大病灶尺寸达9.3×7.7cm,且提示肿瘤具有极高的代谢活性。根据病理结果患者被确诊为脾原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Ⅰ期(IPI 评分2分)。
面对巨大脾肿块与高肿瘤负荷的双重挑战,林剑扬主诊团队深入分析患者病情,结合国际最新研究进展,为其量身定制了个体化治疗方案——采用抗体偶联药物(ADC)维泊妥珠单抗联合 R-CHP(即 R-Pola-CHP)进行精准施治。治疗第2周期评估时,患者病情达到部分缓解(PR);第4周期评估时,已实现大PR;第6周期治疗结束后,达到完全缓解(CR),期间未出现任何严重不良反应。目前,患者已完成所有治疗,处于持续随访阶段,病情稳定,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林剑扬主诊医师表示,此次成功治疗案例为脾原发DLBCL患者提供了一条高效、低毒的全新治疗路径。针对该患者高增殖指数及高肿瘤负荷的特点,治疗团队精准选用靶向抗体偶联药物维泊妥珠单抗(Pola),成功突破传统治疗方案难以穿透的高增殖肿瘤屏障。同时,借助动态PET-CT评估技术,实时监测治疗效果,实现疗效最大化与毒性最小化的最佳平衡。
福建省肿瘤医院淋巴瘤及头颈肿瘤内科是省内较早成立的淋巴瘤专科,是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科普教育基地、福建省抗癌协会淋巴瘤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科室下设2个病区,开设床位55张,其中百级层流病床3张,拥有一支业务精湛的医疗团队,其中主任医师5人、副主任医师7人;博士5人,硕士4人。科室在开展淋巴瘤常规诊疗的基础上,针对高危淋巴瘤、中枢等结外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通过应用大剂量化疗、免疫靶向治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CAR-T细胞治疗等技术,治疗效果好。
科室依托肿瘤专科医院优势,成立由内科、放疗科、病理科和影像科等多个相关学科专家组成淋巴瘤多学科诊疗小组,每周固定时间进行多学科讨论,给疑难、复杂淋巴瘤患者提供最合理的诊疗方案和最优的疗效。统计数据显示我院淋巴瘤患者总体5年生存率为63%,达到国内第一方阵水平。同时,我院病理科于2021年启动由国家卫健委指定的“淋巴瘤病理中心建设项目”,为我院乃至我省淋巴瘤精确诊断和精准治疗提供强大保障,促使我院淋巴瘤诊疗水平再上新台阶。
科室注重临床、科研相结合,在完成大量临床医疗工作的同时开展临床研究,通过临床研究带动学科发展,提高诊疗水平。科室开展多项药物临床试验,覆盖一线治疗及复发难治患者,包括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外周T细胞淋巴瘤、结外NK/T细胞淋巴瘤、边缘区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病理亚型。科室近年承担并完成了多项国家与省厅级科研课题,每年均在国内外期刊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多篇。
淋巴瘤及头颈肿瘤内科/供稿
陈少桢/文
王杰松/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