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胸部肿瘤内科】临床研究为晚期肺腺癌患者带来新希望

发布时间 :2025-08-14 16:37 | 来源:本网

  日前,一位晚期肺腺癌患者返院随访,自接受我院胸部肿瘤内科专家团队针对性方案治疗以及三次入组参加临床研究后,肿瘤得到控制。

  2024年9月,46岁的黄先生(化名)因“右胸部刺痛伴刺激性干咳1月余”就诊外院,确诊为晚期肺腺癌,基因检测提示KRAS G12C突变,PD-L1表达为阴性(TPS=0)。为进一步治疗,随后他转诊至我院胸部肿瘤内科徐海鹏副主任医师团队。经过严格筛选,患者一线入组“SUNRAY-01,一项比较LY3537982联合帕博利珠单抗与安慰剂联合帕博利珠单抗一线治疗KRAS G12C突变、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受试者的全球关键性研究”。
  在接受帕博利珠单抗+培美曲塞+卡铂治疗2个周期后,病情出现进展。经充分评估,入组“评价HJ891用于既往接受过一线标准疗法的KRAS G12C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的抗肿瘤疗效的单臂、开放IIb期临床研究”,予syHJ891胶囊(靶向KRAS G12C突变的抑制剂)治疗,经评估达到SD(肿瘤退缩<30%)。
  4个月后,肿瘤又一次出现进展,随后入组“评价注射用BL-B01D1在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实体瘤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特征和初步疗效的I期临床研究”, BL-B01D1是一种创新的靶向EGFR和HER3的双特异性抗体偶联药物(ADC)。治疗2周期后,评估达到部分缓解(PR),肿瘤缩小超过50%。患者疼痛明显缓解,所有病灶均显著缩小,肺内的多个转移灶消失。
  徐海鹏副主任医师表示,这一案例生动诠释了参与临床研究对于晚期癌症患者的重要意义。在标准治疗手段有限或失效时,临床研究提供了接触前沿疗法、争取宝贵治疗机会的重要途径。黄先生的治疗历程,特别是KRAS G12C突变带来的挑战,反映了肺癌精准治疗的难点。KRAS是肺癌中常见的驱动基因突变之一(其中G12C是特定亚型),过去曾因其特殊结构被认为是“不可成药”的靶点。虽然近年来针对KRAS G12C的抑制剂已经问世,但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疗效有限。为了突破这一瓶颈,全球科学家正致力于研发更强效的新药,并积极探索多种联合治疗策略(如与免疫治疗、其他靶向药联用等),以期提升治疗效果。
  我院胸部肿瘤内科始终致力于开展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聚焦肺癌等胸部肿瘤的精准诊疗,积极引入国内外创新药物和治疗方案,旨在为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尤其在标准治疗无效的情况下。此外,团队不断探索更有效的治疗策略,追求更优的治疗效果,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福建省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内科下设3个病区、开设床位99张,主要收治肺癌、食管癌、胸腺瘤、恶性胸膜间皮瘤、纵隔肿瘤等胸部恶性肿瘤患者,年均收治患者17000余人次。经多年学科建设,已成为省内规模最大、技术力量最强、设备最先进的胸部肿瘤内科亚专科。目前治疗手段已涵盖各种胸部肿瘤尤其是肺癌、食管癌的化疗、免疫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等抗肿瘤药物治疗及EBUS、TBNA、气道内支架置入术、内科胸腔镜、CT引导下经皮肺穿术等介入治疗,是省内能够系统综合诊治胸部肿瘤的少数亚专科之一,对各类胸部肿瘤尤其是疑难病例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科室拥有一批业务精湛的医护人员,现有医师38名,其中主任医师6名、副主任医师14名,人才梯队合理、技术力量雄厚。科室是国内第一批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单位、全国CINV管理示范病房、福建省抗癌协会肿瘤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福建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福建省抗癌协会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福建省抗癌协会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福建省抗癌协会肿瘤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CSWOG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福建省海峡肿瘤防治科技交流协会肿瘤临床研究协作分会、福建省基层卫生协会基层肿瘤防治分会主任委员单位、福建省基层卫生协会基层肿瘤精准诊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科室多位专家均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肺癌多学科团队诊疗中国专家共识、CSCO肺癌诊疗指南、CSCO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等指南与共识的编委。近年来,在高质量完成临床工作基础上,积极开展临床研究。目前,科室承担了近200项国际或国内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包括晚期肺癌一线免疫联合治疗,免疫耐药后的治疗,肺癌少见靶点靶向治疗,以及驱动基因阳性耐药后的治疗,新型的免疫治疗,ADC类药物的临床等等。努力为广大肺癌、食管癌等胸部恶性肿瘤患者提供最新的治疗手段和最优质的医疗服务。
  胸部肿瘤内科/供稿
  张龙凤/文
  徐海鹏/审
附件下载: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