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放疗科开科40周年•系列报道|海外送祝福 回忆暖人心(三)

发布时间 :2024-12-25 20:30 | 来源:本网

编者按:

  专注每一束光,照亮生命旅程。
  福建省肿瘤医院放疗科成立于1984年,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历经40载岁月沉淀,经过几代人的接力奋斗,不断发展壮大,从现代放疗技术到综合治疗手段的创新应用,逐步成为省内领先、国内前列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书写下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放疗科开科40周年之际,放疗科早期开拓者、第一任科室副主任郑茂衡医生从加拿大发来亲切问候,祝贺科室40年来取得的成就,并表达了热情的祝福。
  郑茂衡医生1977年从福建医科大学毕业,是最早分配到福建省肿瘤医院的三位大学生之一。“当时肿瘤医院还处于筹备阶段,1977年9月我们的报到地点,就是卫生厅的一间办公室,门口挂着肿瘤医院的牌子。我们先挂靠在省立医院肿瘤科工作,从事肿瘤外科、化疗、放疗工作,定期轮转。1980年,肿瘤医院派我到上海肿瘤医院深造达3年之久,比较系统地掌握了放疗治疗技术和设备安装维护能力。其间,还与医院筹备组人员到上海、武汉等地参观放疗科建设,共同参与了我们放疗科的规划和设计。放疗科机房的设计是我们参考了国内多家单位后制定的,在当时算是比较领先,布局合理、宽敞明亮,还有一个中心花园”。
  他回忆说,“1984年开诊时只有从省立医院移交来的一台钴60治疗机和2台深部X线治疗机。我们除了开展常规放疗工作外,着手应用更复杂的放疗技术,但特殊技术需要检测特殊情况下的剂量,当时省内尚无这方面的仪器,于是我们邀请上海肿瘤医院放疗科的赵森主任和物理室的孙振雄主任前来指导,并且帮助我们进行机器的剂量测量。随着物理室的工作逐步展开,我们有了第一手放疗剂量数据,这样临床上开始把移动条技术、旋转治疗技术逐步应用到对一些肿瘤的治疗上,从上海购回切割机后,我们也开展了大面积的放疗。为了治疗更加精准,我们还与外单位合作开展了头部面具在放疗时的应用。这些技术都是我们在省内最早开展的。”
  “放疗科刚开诊时,就成立了4个病区,再加上院外组的放疗病人,每天的治疗量很大,原有设备远不能满足更高的治疗需求,同时放射治疗需要有先进的设备才能取得好的治疗效果。林祥松主任牵头开会,讨论购买设备。当时国内已开始引进直线加速器等先进设备,我们瞄准最新设备和技术,获得医院批准拨款采购,让我负责有关设备的选购及筹备物理室的组建,随后我们进口了模拟机、直线加速器、剂量仪、三维水箱等, 我们放疗科率先成为国内首家同时拥有2台VARIAN加速器的放疗中心。”
  在谈到印象深刻的回忆时,他说,在开诊不久,钴60治疗机在一次治疗病人后,钴源卡住无法退回去,他冒着危险冲入机房亲自用手动装置把钴源推回。钴源是高活度的放射源,源强高达近万居里单位,为了患者,他全然不顾自身安危。对于这个惊心动魄的一幕,他平淡地说:“事情总要有人去做,幸好没发生意外”。
  他认真、专业、负责的精神受到同事们的敬佩和尊重,同时也为放疗科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做出了重要贡献。
  “福建省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开诊40周年,在这些年里放疗科从小到大,医疗设备不断更新,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不少科研成果,为肿瘤患者提供更为优质和精准的治疗,还培养出大批优秀的专业人才,我在此为大家所取得成绩表示衷心的祝贺,希望今后更上一层楼,希望有机会我们能再见面。”郑茂衡医生高兴地说。
  通过视频,他表达了对科室成立40周年的祝贺。同时祝福放疗科的同事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欢乐。
  
郑茂衡医生出国时与同事们合影
(从左至右 前排:林祥松、郑茂衡、陈明强;后排:王秀玲、吴爱敏、林娟、杨凌)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