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胸部肿瘤外科专家团队成功完成一例高难度巨大膈疝修补术,实现解剖结构与呼吸功能双重修复。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目前已出院。
1个月前,56岁的黄女士(化名)在体检中发现 “左侧膈疝” ,影像检查结果显示肾脏、胃体、横结肠及大网膜疝入左侧胸腔,左肺压缩65%以上,纵隔明显右移,随时可能引发呼吸循环衰竭,之后求诊我院胸部肿瘤外科。经胸部肿瘤外科、麻醉科、放诊科、重症医学科多学科会诊,专家团队一致认为,手术是解除脏器压迫、挽救肺功能的唯一方案。
鉴于患者高龄及复杂的解剖移位,王枫主诊医师团队精心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并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面对巨大膈肌缺损和胸腔粘连的挑战,在麻醉科精准监护下,团队实施腹腔镜辅助经胸腹联合手术。术中,腔镜下精细分离粘连组织,避免传统开胸牵拉损伤,镜下轻柔还纳疝入脏器,并经腹放置生物补片重建膈肌,麻醉科实施低潮气量通气策略,实时监测血流动力学。手术历时3小时完成,出血量不足50ml。
术后黄女士恢复良好,24小时内即拔除气管插管进行呼吸训练,36小时转回普通病房下床活动,48小时复查胸片显示左肺完全复张,术后第5日康复出院。医学影像科术前三维重建精准评估、麻醉科目标导向液体管理、快速康复团队阶梯式管理为手术成功提供重要保障。
王枫主诊医师介绍,巨大膈疝的微创修补需建立在多学科协作基础上。本例微创修补术突破传统开胸手术局限,住院周期缩短60%。通过经腹补片植入技术,有效规避了胸腔感染风险,为复杂膈肌重建提供新思路。膈疝患者若出现进行性胸闷或反复肺炎,应及时排查。
胸部肿瘤外科
福建省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外科是医院重点发展科室,下设2个病区,开放床位114张,在食管癌、肺癌、气管肿瘤、纵隔肿瘤及胸壁肿瘤等胸部肿瘤的手术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作为国内最早开展食管癌颈胸腹三野淋巴结清扫、颈部吻合的医院,确定了中上段食管癌治疗的标准术式:三野淋巴结清扫食管癌根治术,明显提高了患者生存期,迄今完成该类手术近八千例,保持国内领先水平。科室同时也是国内最早进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三野根治术的中心之一,每年举办多期全国微创食管癌手术高级研修班,并在全国推广食管癌模块化操作方法,是全国具有影响力的食管癌临床研究分中心。科室在肺癌外科治疗领域成绩显著,在常规开展微创肺叶切除、肺段切除、全肺切除术的同时,对于复杂肺癌,已开展微创的气管袖状切除、血管袖状切除、双袖联合切除、自体肺移植手术。目前已常规开展肿瘤切除后的自体血管重建及人工血管重建手术。此外,在肿瘤呼吸介入治疗领域,已开展特殊光支气管镜、超声支气管镜、导航支气管镜应用于肿瘤临床诊断,及肿瘤消融(射频、微波、激光、冷冻等)、硬质气管镜介入治疗及支架置入等肿瘤临床治疗,治疗效果好。
胸部肿瘤外科/供稿
高鹏强/文
王枫/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