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省第一届“吉祥杯”肿瘤临床病例比赛在福州成功举办。大会以“吉祥聚智,病例论道——共探肿瘤防治新策”为主题,围绕临床病例展示、专业答辩及知识竞赛等多环节展开。经过激烈角逐,我院中西医结合科“经方保驾,重获生机”案例荣获比赛二等奖。
该案例展示了一位病情危重的31岁晚期乳腺癌患者,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转危为安的过程。今年4月,患者因胸闷气喘、不能平卧到我院急诊。入院检查提示左乳巨大肿瘤伴破溃,心包腔及左胸腔大量积液,心肺功能衰竭,病情危重。经紧急行穿刺置管引流积液,同时予积极对症治疗,患者病情有所稳定,但心功能指标仍明显异常。
经医院乳腺癌多学科(MDT)讨论,谨慎启用“曲妥珠单抗+白蛋白紫杉醇”靶向+化疗治疗。在顺利完成第1周期治疗出院休息后,患者二次返院病情急剧恶化,胸闷气喘加剧,端坐呼吸,颜面肢体肿胀,心肝肾功能等指标进一步恶化。患者状态“不进而退”,濒临多脏器功能衰竭,治疗遭遇瓶颈。
此时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中医辨证精准切入,选用真武汤加减温阳利水,患者服汤药两剂后胸闷气促减轻,三剂后颜面及下肢水肿开始消退,心肝肾功能指标好转。此后在中医培本固元、稳定内环境的基础上,患者靶向+化疗治疗得以顺利推进。经中西医协同治疗,目前患者肿瘤明显缩小,脏器功能恢复,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福建省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是福建省中医(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科,“十四五”非中医医疗机构中医科室建设项目单位。科室注重发挥中医药“治未病”作用,开展临床常见的高危癌前病变的防治,积累了丰富的中医药治疗经验。发挥中西医协同作用,针对肿瘤治疗常见并发症如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神经毒性反应、癌因性疲乏、失眠、皮肤损伤、胃瘫等,开展中医药及非药物中医特色技术治疗。发挥中医药融合作用,进行肿瘤全周期的康复治疗,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科室拥有一支丰富的中西医结合肿瘤治疗临床经验的专家队伍,其中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5名,博士3名、硕士5名。科室是福建省肿瘤中西医结合诊治联盟牵头单位,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福建省抗癌协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科室多位专家参与制定国内肿瘤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参与撰写多部肿瘤中西医结合专著与科普书籍。
中西医结合科/供稿
张劭琴/文
黄争荣/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