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0日,由福建省肿瘤免疫治疗质控中心、福建省肿瘤医院生物免疫治疗中心主办的“第六期肿瘤免疫治疗不良反应管理系列讲座”顺利举行。此次会议延续采用线上线下同步进行方式进行,质控中心成员单位线上观看以及互动形式,秉承多学科交流互助精神,旨在共同搭建肿瘤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多学科协作组,致力于更好地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更好地让肿瘤患者从免疫治疗中获益。 福建省肿瘤医院生物免疫治疗中心 福建省唯一一个集临床科室、重点实验室结合的以临床免疫治疗为切入点的临床科研单体,同时是福建省卫健委肿瘤免疫治疗质控中心挂靠单位,主要从事肿瘤免疫临床治疗,并积极开展各种新型细胞治疗(新抗原疫苗、CAR-T、TCR-T等)临床研究以及依托临床及强大的科研平台,积极探索各种免疫靶标分子以及多策略联合治疗手段。在黑色素瘤,头颈部肿瘤,泌尿系统肿瘤以及消化道肿瘤综合治疗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中心负责人是福建省肿瘤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陈传本教授,团队由临床专家、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的教授以及病理科、分子病理的专家构成。多年来,该中心不断推动免疫治疗的临床研究、转化基础研究以及各种临床新技术申报,同时积极和国内各大专科医院及顶级高校实验室展开合作交流,并在福建省内推动免疫治疗规范化的普及推广。

此次是血液学毒性专场,由郭增清主任医师、陈誉副主任医师共同担任会议主持。邀请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沈建箴教授作肿瘤免疫治疗血液学毒性专场讲座。

沈建箴教授围绕“肿瘤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管理”,结合霍奇金淋巴瘤病例,概述肿瘤免疫治疗发展的历程,分析比较不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之间作用时间和位点,阐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单药或联合应用可大幅提高肿瘤患者生存率。详细讲述了ICIs引起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机制及其特征、ICIs引起的免疫血液AEs临床特征,观诊断要点以及系统治疗,特别着重介绍了ICIs引起的继发性再障,血小板血小板减少症等综合处理。
随后的肿瘤免疫治疗相关疑难病例讨论环节,翁友良和林晶医师都分享了免疫相关血液学不良反应病例,与会人员积极参与病例讨论。本次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举办,让省内从事肿瘤治疗的专家实时无障碍交流,对肿瘤免疫治疗过程中的血液学毒性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探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