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图片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院士论坛|中国科学院院士林圣彩教授来我院作学术报告

发布时间 :2021-12-22 08:35 | 来源:本网

   为推动医院科学研究的发展,12月18日,我院举办第三场“院士论坛”,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林圣彩教授,在我院影像楼6层会议室作专题学术报告。院领导、各临床、医技科室负责人、副高职称以上及研究室人员近200人参加。
   报告会由我院党委书记刘景丰教授主持,他对林圣彩院士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林院士关心支持我院科学研究与建设表示衷心感谢,在建院35周年续写发展的新节点上,在全院奋力创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历史性时刻,林院士的专题报告必将对我院医教研协同发展以及目前创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工作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报告会上,林院士以“葡萄糖感知机制与病理生理意义”为主题,诠释了“葡萄糖”在机体代谢中的作用的全新认知,即葡萄糖不是以能量的形式被机体感知,而是以实体形式作为一个信使分子参与代谢调控。林院士团队研究发现葡萄糖短缺能诱导AXIN / LKB1转位至溶酶体并激活在体内能量短缺的适应性响应中起关键作用的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K)分子,同时抑制mTORC1活性。AMPK激活与mTORC1抑制的偶联对卡路里摄取限制和药物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林院士团队以醛缩酶作为药物靶点研制的新药已明确可以降低血糖、减轻脂肪肝、抑制肿瘤生长、延长小鼠寿命等功能。在报告中,林院士还就二甲双胍“借道”葡萄糖感知通路发挥降糖、减轻脂肪肝、延长小鼠寿命的分子机制进行了阐释。
   林院士的精彩学术报告获得了阵阵掌声,大家纷纷提问,现场互动频频。
   林院士鼓励我院研究人员在科研这条路上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并举例加以引导,让参会人员获益匪浅。 


   林圣彩院士,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1年度),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林圣彩教授1984年毕业于厦门大学;1991年获美国西南医学中心生物化学博士;曾任新加坡国立大学分子与细胞研究所PI;香港科技大学助理教授、副教授;2006年起为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任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曾获国家杰出青年自然科学基金。林圣彩教授长期从事代谢稳态调控的分子机制、原理、生物学功能的研究。他和团队揭示和阐明了细胞葡萄糖感知器并偶联调节代谢稳态关键激酶AMPK和mTORC1的原理,提出葡萄糖本身能作为信号、“物理性”地调控代谢平衡的新概念;发现脂肪吸收和利用的新途径;揭示了生长因子通过调节细胞自噬和糖脂代谢途径调控代谢稳态的机制;发现了交感神经调控机体应激产热的新机制。取得了系统性的研究成果,为了解糖脂代谢相关疾病的成因及其药物研发提供了新理论和新策略。作为葡萄糖感知领域的主要引领者之一,他两度受邀撰写长文综述,系统总结AMPK和葡萄糖感知的研究进展。迄今为止发表SCI论文110余篇,他引次数达一万余次。其研究成果“揭示营养匮乏引发细胞自噬的分子机制”入选科技部2012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葡萄糖的感知及其生物学意义”被中国科协评选为2017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 2017年度生物化学学会的邹承鲁杰出研究论文奖。现任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副理事长。

附件下载: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