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CENTER
HOSPITAL SITU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BETWEEN THE PARTY AND THE MASSES
DEPARTMENTS AND EXPERTS
MANAGEMENT BY
Medical services
Clinical research
Special column
Heal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KEY DISCIPLINE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EACHING
TALENT RECRUITMENT
2024年9月,胡育斌作为福建省肿瘤医院援宁专家,不远千里来到固原市人民医院开展为期一年的医疗帮扶工作,任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挂职期间,他切实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和自身专业优势,积极推动福建省肿瘤医院与固原市人民医院“闽-宁”跨区域肿瘤专科医联体建设,倾心帮助固原市人民医院肿瘤学科快速发展,并创固原多个“首例”,真真切切为固原留下了“带不走的医疗资源”,让更多本地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先进的肿瘤微创技术。
初到固原市人民医院,胡育斌作为肿瘤中心建设和核医学科建设以及教学科研工作的分管院领导,他深入临床一线调查研究,结合医院实际和当地群众健康需求,提出了推动肿瘤科学科发展思路,明确学科发展方向,并以“传帮带”方式,不仅亲自操刀复杂手术,更将前沿理念与精湛技艺倾囊相授,让本地医师在实战中不断积累经验,真正实现了医疗技术由“输血式”向“造血式”的转变。同时,他指导医院成功申报自治区级临床专科建设项目5项、自治区科技惠民项目1项,并参与申报2025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经过他多方协调,固原市人民医院与福建省肿瘤医院成功签署《“闽-宁”跨区域肿瘤专科医疗联合体合作协议》,正式成为“‘闽-宁’跨区域肿瘤专科医疗联合体成员单位”。
在胡育斌的指导和帮扶下,固原市人民医院肿瘤学科综合诊疗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成为自治区级临床重点专科、福建省肿瘤医院固原市肿瘤中心。先后开展了“腰动脉造影+可显影载药微球栓塞化疗术”、“经皮胰腺穿刺活检术”、“胆道支架植入术”等新技术新业务,实现了固原市该领域多个“首例”,也接连刷新相关术式“零的突破”。2025年2月,他带领肿瘤科医师团队在X射线“辐射攻击”下连续奋战三小时,勇闯“血栓地狱级密室”,“通关”血管迷宫,成功为一名复杂深血栓患者打通“生命通道”。这些技术的实施,帮助固原市人民医院肿瘤诊疗水平及介入治疗能力不断提高,也让当地老百姓受益。
在远程医疗方面,他积极搭建福建省肿瘤医院与固原市人民医院之间的远程医疗平台,通过线上疑难病例会诊、学术交流等方式,助力肿瘤学科建设和人才培育。并依托“‘闽-宁’跨区域肿瘤专科医疗联合体”,将“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分级诊疗模式应用于临床实践,2025年7月,通过医联体间双向转诊模式,将一名病情复杂患者转诊至福建省肿瘤医院,顺利实施“门静脉支架植入术+碘125粒子条植入术”以及“下腔静脉支架置入术+粒子条植入术”,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这一成功案例,实现了“固原首诊—福建手术—固原康复”的闭环管理,也是固原市人民医院自对口帮扶工作启动以来,依托闽宁医疗协作机制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
“我们要做一名有担当、有情怀、有温度、有医德的医者,时时刻刻把患者放在心上,尽全力解除他们的病痛。”这是胡育斌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不论是在门诊诊室、住院部病房,还是在多学科会诊和健康义诊现场,他始终将患者健康和人文关怀放在第一位,在给予患者专业诊疗建议的同时,总是用最温暖的语言鼓励患者战胜病魔。2025年3月,一位急诊肺栓塞患者因家庭困难,凑不齐手术费,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主动要求为患者缴纳手术费……正是这种“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解患者之所痛”的大爱精神,受到了当地群众的信任和认可,这也在科室走廊里悬挂的一面面锦旗上得到了最好的印证。
一年帮扶路,一生医者情。“时间过得好快,不知不觉中已经在固原市人民医院挂职锻炼了一年,如今即将返程,我有太多的不舍,因为这里是我的第二故乡……”胡育斌用一年的时间,以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和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全心全意守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年帮扶路,一生医者情”的深刻内涵。
肿瘤与血管介入科/供稿
余文昌/审
下一篇:今年全国“敬老月”活动主题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