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MDT】精准用药,化险为夷:药学会诊发挥癌痛治疗关键作用

发布时间 :2025-08-29 16:18 | 来源:本网

  近日,我院胸部肿瘤内科团队与药学部临床药师团队通力合作,为一位存在潜在药物过量风险的晚期癌痛患者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成功帮助患者有效控制疼痛,同时避免了药物过量可能导致的中毒风险。此次治疗充分体现了我院药物治疗管理(MTM)流程的有效性,并对进一步深化“医药护”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022年,林女士(化名)确诊为肺腺癌伴多发骨转移,于我院胸部肿瘤内科行多程治疗。此次入院,患者出现胸背部持续性钝痛(NRS疼痛评分5分),初始镇痛方案为口服盐酸羟考酮缓释片(10mg,每12小时一次)。因出现嗜睡等副作用无法耐受,遂换用氨酚氢可酮片。该药镇痛效果不佳,临时给予盐酸吗啡注射液后,其出现呼吸减慢、意识淡漠等阿片类药物过量征象。为此治疗陷入两难:若继续使用氨酚氢可酮,则疼痛控制不足;若使用吗啡注射液,则面临用药过量致呼吸抑制等风险。
  “我们仿佛在走钢丝——一边是患者持续存在的疼痛,另一边是吗啡潜在的中毒危险。因此,我们亟需药学专家介入,凭借对药物的深刻理解,协助我们精准评估风险、找到镇痛与安全之间的最佳平衡点。”胸部肿瘤内科黄韵坚主任医师表示。
  接到会诊通知后,我院药学部赵秋玲副主任药师团队第一时间查阅病历与床旁问询,系统梳理了患者病情,并基于临床药学知识进行了审慎评估,最后拟定了以低剂量盐酸吗啡缓释片为核心的新方案,既避免弱阿片类药物如氨酚氢可酮镇痛不足的问题,又能通过低剂量缓释片平稳释放药物减少不良反应,并将监护要点与风险预案贯穿全程,为患者构建了安全的镇痛治疗路径。
  经医药协作并采纳药学会诊建议后,患者疼痛得到显著改善(NRS<3分),治疗期间未再出现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胸部肿瘤内科洪雅萍副主任医师表示,此次合作加深了其对药师角色的认知,充分肯定了临床药师在临床决策中的重要价值。
  我院药学部谢瑞祥主任药师高度评价本次会诊的多重价值:于患者,药师扮演着精准用药的“守护者”角色;于药学学科发展,此次实践成为向临床深度转型的“加速器”;于医院整体,会诊机制成为衔接医药协同的“桥梁”,合力推动医疗质量实现跨越式提升。
  未来,我院将持续优化药学会诊机制,推动临床药师全方位融入各诊疗团队,深度参与危重症、感染、疼痛及营养支持等多领域的药物治疗决策。团队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安全与个体化的药学服务,为提升全院医疗质量注入坚实的“药学力量”。
  福建省肿瘤医院药学部是集临床药学服务、科研、教学和管理为一体的医技部门,目前是福建省药学会肿瘤药学专业委员会、福建省抗癌协会肿瘤临床药学专业委员会双主委单位、国家级临床药师培训基地、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用药科普基地。现有药师89名,其中高级职称17名,博士2名,硕士25名,兼职教授2名,兼职副教授6名,硕士生导师6名。多人在国家、省级专业学术团体任职及担任药学专业期刊编委。药学部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开展住院药学服务、药学会诊、药学门诊、血药浓度监测、基因检测结果解读等工作,持续拓展药学服务能力,提升药学服务水平,致力于让患者获得全流程、高质量的药学服务。同时,药学部承担了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省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理论授课及毕业专题带教任务。近五年获省厅级科研项目20余项,软件著作权1项,申请专利3项,发表SCI等论文50余篇。
  药学部/供稿
  赵秋玲/文
  谢瑞祥 杨琳 黄韵坚/审
附件下载: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