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胸部肿瘤内科专家团队采用精准靶向治疗成功救治一名NTRK融合突变晚期肺癌合并全身广泛转移患者,肿瘤显著缓解,生活质量显著提升,印证了精准医疗在晚期肺癌中的重要作用。
2025年3月,患者陈女士(化名)确诊肺癌IV期,伴双肺、脑、肝、胰腺、骨多处转移,肺动脉栓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生命危在旦夕。黄韵坚主任医师团队通过基因检测,在EGFR/ALK等常见靶点全阴性的绝境中,RNA测序揪出仅占肺癌1%的罕见“钻石靶点”NTRK融合突变,为治疗打开生命通道。
团队立即启用NTRK抑制剂恩曲替尼靶向治疗,服药10日患者全身肿瘤便明显退缩。由于出现药物性间质性肺炎,导致患者血氧骤降,团队迅速切换方案,启用拉罗替尼靶向治疗并同步启动激素与抗肺纤维化治疗,期间根据规范两次调整剂量,实现了在毒性控制前提下的持续临床获益。
随着治疗的深入,患者间质性肺炎再次较前加重,考虑药物可及性及药物经济性,经过全院MDT及外院呼吸科会诊后,再次更换至恩曲替尼减量靶向治疗。在患者出现心包、胸腔突发大量恶性积液情况后,团队与香港科学院院士莫树锦教授展开线上病例讨论,重新予“拉罗替尼75mg治疗”方案治疗,期间配合心包及胸腔局部灌注及间质性肺炎对症治疗,最终实现肿瘤持续退缩、恶性积液完全吸收、肝功能恢复、间质性肺炎显著好转。
黄韵坚主任医师表示,晚期罕见突变肺癌患者的治疗如同拆炸弹,这场生命保卫战的背后,是两大核心战力的强力支撑:当EGFR/ALK等常见九大靶点全阴性时,RNA-NGS技术化身“基因猎手”揪出罕见突变;面对连环并发症及药物毒副作用,多学科会诊,以精密剂量调整,平衡疗效与安全,破解靶向治疗困局。
福建省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内科下设3个病区、开设床位99张,主要收治肺癌、食管癌、胸腺瘤、恶性胸膜间皮瘤、纵隔肿瘤等胸部恶性肿瘤患者,年均收治患者17000余人次。经多年学科建设,已成为省内规模最大、技术力量最强、设备最先进的胸部肿瘤内科亚专科。目前治疗手段已涵盖各种胸部肿瘤尤其是肺癌、食管癌的化疗、免疫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等抗肿瘤药物治疗及EBUS、TBNA、气道内支架置入术、内科胸腔镜、CT引导下经皮肺穿术等介入治疗,是省内能够系统综合诊治胸部肿瘤的少数亚专科之一,对各类胸部肿瘤尤其是疑难病例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科室拥有一批业务精湛的医护人员,现有医师38名,其中主任医师6名、副主任医师14名,人才梯队合理、技术力量雄厚。科室是国内第一批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单位、全国CINV管理示范病房、福建省抗癌协会肿瘤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福建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福建省抗癌协会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福建省抗癌协会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福建省抗癌协会肿瘤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CSWOG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福建省海峡肿瘤防治科技交流协会肿瘤临床研究协作分会、福建省基层卫生协会基层肿瘤防治分会主任委员单位、福建省基层卫生协会基层肿瘤精准诊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科室多位专家均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肺癌多学科团队诊疗中国专家共识、CSCO肺癌诊疗指南、CSCO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等指南与共识的编委。近年来,在高质量完成临床工作基础上,积极开展临床研究。目前,科室承担了近200项国际或国内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包括晚期肺癌一线免疫联合治疗,免疫耐药后的治疗,肺癌少见靶点靶向治疗,以及驱动基因阳性耐药后的治疗,新型的免疫治疗,ADC类药物的临床等等。努力为广大肺癌、食管癌等胸部恶性肿瘤患者提供最新的治疗手段和最优质的医疗服务。
胸部肿瘤内科/供稿
陆东珠/文
黄韵坚/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