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位乳腺癌晚期伴多发转移患者返院复查,经我院乳腺肿瘤内科专家团队进行内分泌联合靶向治疗后,肿瘤得到控制,生存期已达4年。4年前,50岁的施女士(化名)因“右胸、右腰部闷痛、气促”就诊我院。当时患者身体状况较差,且脑转移导致左眼视力模糊,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经过超声科,病理科等多团队协作,明确诊断为双侧乳腺浸润性癌多发淋巴结,肝、骨、脑、双肺转移伴癌性淋巴管炎。经短期化疗和放疗综合治疗后,病情有所控制。
乳腺内科刘健主任医师、吴凡副主任医师全面评估病情,结合分子分型,考虑患者虽然病情进展较快,但仍属于HR+/HER2-近内脏危象患者,可以尝试内分泌治疗联合CDK4/6抑制剂,遂于当年4月开始实施“亮丙瑞林+氟维司群+阿贝西利”内分泌靶向治疗,成为当时省内首个在近内脏危象患者中尝试内分泌联合CDK4/6抑制剂靶向治疗的病例。
刘健主任医师介绍,该患者确诊时为乳腺癌晚期伴多发转移,脑转移的同时还有内脏危象,病情复杂且严重。治疗方案精准针对HR+/HER2-的分子分型以及阿贝西利可透过血脑屏障的药物特点,采用内分泌联合靶向治疗,并及时根据不良反应调整药物剂量。从复查结果看,多处病灶全面退缩,转移情况得到控制,肺部癌性淋巴管炎较前吸收,同时不良反应可耐受,疗效接近完全缓解(CR),为晚期乳腺癌综合治疗尤其是近内脏危象的患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案例。
既往,内脏危象的患者由于疾病进展迅速,化疗是唯一的选择方案。而乳腺癌脑转移的患者也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导致生存期不到半年。HR+/HER2-亚型的细胞周期调控相关通路活跃,与靶向CDK4/6等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联合应用,可通过阻断肿瘤细胞增殖信号传导、抑制肿瘤血管生成、重塑肿瘤微环境、增强免疫细胞对肿瘤的浸润与杀伤能力等多种机制发挥抗肿瘤活性。目前多项临床研究也证实了,对于内分泌敏感的内脏危象患者,使用CDK4/6抑制剂联合内分泌治疗,疗效优于化疗且副作用较小。
福建省肿瘤医院乳腺肿瘤内科创建于2000年,是我国第一个乳腺肿瘤内科亚专科,也是我省第一个推行乳腺癌综合治疗的亚专科和我省第一个组建乳腺癌多学科诊疗团队(MDT)的亚专科。作为福建省医学会乳腺病分会主任委员单位、福建省医师协会肿瘤内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单位、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乳腺学组副组长单位、中国医师协会乳腺疾病专家培训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乳腺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单位、中国初级保健智慧与健康基金会乳腺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单位,近年来,经过全科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乳腺肿瘤内科先后创立了“全国青年文明号”、“国家基层医疗机构合理用药实践培训基地”、“国家癌症中心乳腺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试点中心”、“中国乳腺癌高风险人群基因筛查项目应用研究中心”、“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科普基地”、“粉红丝带俱乐部”等等。在国台办的海峡论坛上与台湾乳房医学会签订“海峡两岸乳腺癌防治合作框架协议”,已举办12届“海峡乳腺论坛”。科室还是MEDSIR成员单位(国际乳腺癌研究协作组织)。
乳腺肿瘤内科/供稿
吴凡/文
刘健/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