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环境因素的变化和人们对皮肤健康关注度的提升,黑色素瘤、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等皮肤恶性肿瘤及相关皮肤疾病的发病率呈现显著上升趋势。在众多皮肤肿瘤中,基底细胞癌作为一种常见类型,因其独特的生长特性和潜在危害,愈发受到临床关注。而皮肤癌前病变的早期发现与诊断,更是成为守护皮肤健康的关键防线。
近日,我院皮肤科专家团队为一名基底细胞癌患者成功切除肿瘤,达到根治效果。
患者彭女士(化名)左小腿上有一块不起眼的黑斑,因近一两年它开始悄然增大,颜色也变得深浅不一,边缘不再清晰,甚至微微隆起,在家人的劝说下,彭女士来到我院皮肤科就诊。
皮肤科田伟副主任医师接诊后,凭借丰富的经验和职业敏感性,考虑这不是普通的色素问题,立即为彭女士安排了皮肤镜检查——这项无创检查,如同给皮肤装上了“透视眼”。在皮肤镜下,黑斑呈现出恶性病变的典型特征,初步判断极有可能是皮肤恶性肿瘤——基底细胞癌。随后,田伟医生按照皮肤恶性肿瘤的手术标准进行了扩大切除。术后病理结果显示为基底细胞癌,与皮肤镜的诊断结果一致。因为发现及时,通过手术就成功切除了肿瘤,达到了根治的效果。田伟医生借此病例提醒,关注皮肤上的细微变化,及时就医检查很重要。
什么是基底细胞癌?
基底细胞癌(BCC)起源于皮肤基底层细胞,多发于老年人群,常见于日光暴露部位,如面部、颈部、手背、小腿等。它通常表现为皮肤上缓慢增长的结节或斑块,可能呈现为珍珠状、半透明、边缘卷曲、中央凹陷的外观,常伴有溃疡形成,易出血、渗液,且不易愈合
基底细胞癌的诊断:火眼金睛识破皮肤“伪装”
01.皮肤境检查皮肤镜:作为一种无创、便捷的检查手段,在基底细胞癌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皮肤镜,医生可以清晰观察到皮肤表皮、真皮乳头层的细微结构和色素变化。在基底细胞癌的皮肤镜下,可呈现出多种特征性表现,如不对称的色素网、不规则的蓝灰色小点、白色瘢痕样区域、糜烂或溃疡等。这些特征有助于医生与色素痣、脂溢性角化等良性皮肤病变进行初步鉴别。
02.人工智能皮肤镜辅助诊断技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皮肤镜辅助皮肤疾病诊断技术”应运而生,成为皮肤科领域的一大创新亮点。该技术荣获2024 年度医院医疗技术创新奖项目。它基于海量的皮肤疾病图像数据,通过深度学习算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对皮肤镜图像进行分析,辅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对于基底细胞癌,该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早期误诊和漏诊的风险,尤其对于那些形态不典型、难以与其他皮肤病变区分的皮损,提供更精准的诊断参考。同时,它还能识别抗肿瘤治疗相关的皮肤不良反应,为患者的整体治疗提供更全面的安全保障。
03.病理检查:病理检查是确诊基底细胞癌的 “金标准”。在皮肤镜等检查提示可疑皮损后,医生会取小块组织进行病理活检。在显微镜下,病理学家可以观察到基底细胞癌细胞形态特征:肿瘤细胞形态类似基底细胞,呈团块状或岛屿状分布,细胞核深染,排列拥挤,周围有明显的间质反应,包括胶原束玻璃样变和黏液样变等。通过病理检查,不仅能明确诊断,还能进一步评估肿瘤的浸润深度、范围以及有无神经、血管侵犯等,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关键依据。
基底细胞癌的治疗:多手段出击,精准打击
01.手术切除:对于多数基底细胞癌患者,尤其是肿瘤局限、未发生远处转移的情况,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根据肿瘤的大小、位置、浸润深度等因素,医生会制定个体化的手术方案,进行扩大切除,确保将肿瘤组织完整切除,同时尽量保留周围正常组织,减少对患者外观和功能的影响。例如,在上述左小腿基底细胞癌病例中,通过按照皮肤恶性肿瘤手术标准进行扩大切除,成功切除了肿瘤,术后病理证实切缘阴性,达到了根治效果。早期发现并手术切除的基底细胞癌,其治愈率较高,患者预后良好。
02.放射治疗:对于一些因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无法耐受手术,或者肿瘤位置特殊、手术难以彻底切除的患者,还可考虑其他治疗方法。放射治疗利用高能射线破坏癌细胞的DNA,抑制其生长和增殖,对基底细胞癌具有一定的疗效,尤其适用于头面部等对美容要求较高的部位。
03.光动力疗法:光动力疗法(PDT)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它利用特定波长的光激活光敏剂,产生具有细胞毒性的活性氧物质,从而破坏癌细胞。在基底细胞癌的治疗中,光动力疗法具有独特的优势,尤其适用于浅表性基底细胞癌。其治疗过程相对简单,先将光敏剂局部涂抹于病变部位,待光敏剂被癌细胞充分吸收后,再用特定波长的红光照射病变区域,激发光敏剂产生反应,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光动力疗法不仅能够有效杀灭癌细胞,还能最大程度地保留周围正常组织,减少手术疤痕和对外观的影响,为患者提供了另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尤其适合对美容效果有较高要求的患者。
04.靶向治疗:对于一些局部晚期基底细胞癌患者,还可使用索立德吉等靶向药物治疗。索立德吉是一种口服的 hedgehog 信号通路抑制剂,可特异性地作用于基底细胞癌细胞的信号传导通路,抑制肿瘤生长。目前在福建省内,仅我院有该药物,为这部分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改善了他们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预防与早期发现:守护皮肤健康的基石
防晒措施:由于紫外线照射是基底细胞癌的重要诱发因素之一,因此日常做好防晒措施至关重要。外出时应尽量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强烈阳光下,尤其是在紫外线强烈的时段(上午 10 点至下午 4 点)。可使用遮阳伞、遮阳帽、太阳镜等物理遮挡工具,同时涂抹防晒霜,选择防晒指数(SPF)≥30、具有 UVA 和 UVB 双重防护功能的产品,并每隔 2 - 3 小时补涂一次,以确保防晒效果。
皮肤自查与定期体检:定期进行皮肤自查有助于及时发现皮肤异常变化。每月可在明亮的光线下,借助镜子仔细观察全身皮肤,重点关注日光暴露部位,查看有无新发的痣、斑点或结节,以及原有皮肤病变是否出现形状、颜色、大小改变,有无瘙痒、破溃等异常情况。此外,建议每年进行一次皮肤科专业体检,尤其是中老年人、长期日光暴露者、有皮肤癌家族史等高危人群,以便早期发现潜在的皮肤肿瘤病变,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总之,基底细胞癌虽是一种相对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但通过皮肤镜检查、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以及病理确诊等完善的诊断体系,结合手术切除、放射治疗、靶向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可实现早期手术根治,为患者带来良好的预后。同时,加强预防意识,做好防晒和皮肤自查,是我们守护皮肤健康、抵御基底细胞癌侵袭的重要防线。福建省肿瘤医院皮肤科在基底细胞癌的诊疗领域不断创新探索,致力于为患者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医疗服务,为您的皮肤健康保驾护航。
皮肤科/供稿
黄于芳 郑休嘉/文
田伟/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