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17批中国援博茨瓦纳医疗队队员、福建省肿瘤医院麻醉科游逸升主治医师利用光棒成功为一位当地头面部坏死性筋膜炎患者完成插管操作,用时不到10秒,获得了博茨瓦纳当地外科医生的高度评价。
初到非洲时,游逸升发现,博茨瓦纳玛丽娜公主医院作为该国最大公立医院,缺乏专门处理困难气道的设备,手术中无法成功插管时只能改为气管切开。面对这一现状,游逸升结合当地实际条件,创新性地引入光棒插管技术,为当地医疗困境带来突破性解决方案。
针对当地现有医疗条件,游逸升提出了三种解决方案,逐步提升当地的气道管理能力:
普通喉镜技术培训:游逸升将自己多年来积累的插管经验传授给当地医生,利用普通喉镜进行常规气管插管。尽管这种方式需要大量实际操作训练,但它是最基础且直接的学习途径。
引进可视喉镜:游逸升自费为当地医院提供了可视喉镜,能够让医生直视气道结构进行插管,操作简便。
推广光棒插管技术:为了解决设备成本和技术操作上的挑战,游逸升引进了一种全新的插管辅助工具——光棒。
游逸升介绍,光棒插管技术成本较低,操作方式简单,不仅能显著提高插管成功率,而且由于其便于操作和携带,能够广泛普及并解决大部分困难气道问题。
通过近一年的不懈努力,当地医务人员的困难气道管理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医务团队能够成功处理许多之前无法完成的复杂气道插管病人。
每当游逸升完成一项高难度插管任务,当地的同事们总会报以热烈的掌声,并兴奋地高呼:“No Difficult Airway in Botswana”(博茨瓦纳无困难气道)。为此,他受邀参加了每两年一届的博茨瓦纳麻醉学年会,并在会上就光棒使用进行了专题汇报,反响热烈。
在援外这段时间里,游逸升不仅助力提升了博茨瓦纳的麻醉技术水平,更为中非医疗合作与友谊的深化作出了自己的贡献,用行动践行着中国援外医疗队的精神——“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
游逸升表示,看到自己的技术帮助博茨瓦纳的患者,他深感荣幸,并希望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为当地医疗水平的提升贡献自己的力量,也进一步坚定了他未来继续在援外征程中传播中国医疗技术与精神的决心。
麻醉科/供稿
郑辉哲 谢枫/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