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胃肠肿瘤内科·医疗案例】发挥多学科协同优势,为晚期胃癌患者健康保驾护航

发布时间 :2025-03-03 19:03 | 来源:本网

  日前,我院胃肠肿瘤内科专家团队为一位病情危重的晚期胃癌患者进行个性化治疗,病情得到控制。

  2024年8月,68岁的林先生(化名)因胃腺癌伴肝脏和骨转移开始在外院接受治疗,完成一个疗程的化疗和免疫治疗后,出现反复发热、严重的骨髓抑制、凝血功能障碍和严重的营养消耗,导致无法继续抗肿瘤治疗,随后转入我院胃肠肿瘤内科。
  郭增清主任团队评估认为,患者的凝血障碍和IV度骨髓抑制与肿瘤进展密切相关。并联合ICU专家会诊,考虑其反复发热可能与免疫性肺炎合并肺部感染有关。于是团队进行积极的抗感染和激素治疗,成功控制体温。同时,实施营养支持、升血小板和抗凝、抗纤溶等复杂的支持治疗。经过精心治疗,患者的症状明显改善。
  因患者的血小板和凝血指标仍不理想,经过多学科讨论后,考虑到胃癌骨转移引起的造血和凝血功能障碍和患者耐受度,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于当年9月开始实施免疫联合紫杉醇单药单周小剂量的化疗方案。随着肿瘤的控制,造血和凝血功能都得到了明显改善。两个月后,调整为双药三周方案,进一步改善了患者的治疗体验。
  在林先生的治疗过程中,胃肠肿瘤内科团队联合其他相关科室,始终不遗余力地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得益于医疗团队的积极干预和精心管理,使患者能够顺利进行抗肿瘤治疗,疗效达到PR(肿瘤退缩>70%),患者凝血功能障碍、骨髓抑制恢复,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延伸阅读
  
怎样看待抗肿瘤治疗过程中的副反应?
  治疗肿瘤的过程中,很多患者会担心治疗带来的副反应,这其实是很常见的情绪。随着现代肿瘤治疗药物和辅助治疗药物的改良,现在的药物更加精准和有效,副反应也能得到更好的控制。需要注意的是,导致身体不适的往往是肿瘤本身,而不是治疗药物。及时接受治疗,反而有助于控制病情,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作为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我们拥有经验丰富的医疗团队,每周进行多学科讨论,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精细化管理,致力于为每位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我们特别重视副反应的管理,通过以下措施,确保患者的治疗安全和效果:
  早期识别和干预:定期监测患者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副反应。
  多学科协作:经常组织多学科讨论,共同制定和调整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
  患者教育:向患者及家属普及免疫治疗相关知识,增强其对副反应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因此,我们应当理性看待治疗过程中的副反应,不要因为害怕副反应而拒绝治疗。通过科学治疗、个性化的方案制定及和精心管理,很多副反应可得到有效缓解。
  
科室简介
  福建省肿瘤医院胃肠肿瘤内科连续多年被评为“福建省肿瘤医院文明科室”“临床医技学科能力建设先进科室”“医德医风示范科室”和“四星级党支部”。承担了福建省、厅级科研课题24项,有1项科研项目荣获省级科技进步奖。历年在省级、国家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88多篇,其中SCI论文65篇;担任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规划教材《临床营养学》第一版、《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及《Journal of Nutritional Oncology》编委,参编《肿瘤恶病质诊疗指南》、《恶性肿瘤患者营养治疗指南2021》、《肠外营养安全性管理中国专家共识》、《肿瘤营养治疗的基本原则共识》、《胆道恶性肿瘤指南诊疗指南2023》、《生酮饮食干预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结直肠癌改良三药cmFOLFOXIRI方案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等国家级指南及共识。承担了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省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理论授课、见实习带教及省内外肿瘤内科及临床营养师进修学习。近年来举办多期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及下基层义诊和学术交流等。
  科室在肿瘤的内科系统治疗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系统性治疗方式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熟练的应用。尤其对疑难复杂病例,采取综合治疗策略,整合多种疗法以优化治疗效果。同时,团队注重患者的营养支持,全面关注他们的健康需求。致力于提供符合患者个体情况的治疗方案,不断创新和引入治疗技术,以期为患者带来更为精准和个性化的治疗体验。
  在院内,团队主要承担干部保健及肿瘤诊治工作,同时为有高质量医疗需求的患者提供优质的诊疗服务。开展多项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惠及广大患者,让患者免费治疗的同时获得更好疗效及最新治疗的机会。
附件下载: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