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是衡量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新需求,福建省肿瘤医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在改善和提升服务上进行了不懈努力,多措并举,为肿瘤病人提供综合治疗,兜底全省的疑难重症癌症病人诊治工作。近年,医院强化技术创新,建立了各种肿瘤多学科诊疗的技术体系和全疾病周期的健康管理,针对每个病人的不同病情制定个体化诊疗策略,有机地在病人的不同治疗阶段合理使用,最大程度提高远期疗效,同时保障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晚期病人生存期,使更多不可治的肿瘤得到可治。
近期,海都记者走访了省肿瘤医院,通过一个个生动的事例,展现该院是如何让“不可治”的肿瘤变得“可治”。
近日,福建省肿瘤医院肝胆胰胃肠内科范南峰主任医师、李惠主任医师医疗团队为一例复发难治胃癌患者,成功实施了CAR-T细胞治疗。
据介绍,CAR-T细胞疗法在血液瘤领域已展现出明显优于传统化疗的疗效,在实体肿瘤中,国内外也有多项研究正在进行。福建省肿瘤医院也正在开展一项名为“CAR-T细胞治疗Claudin 18.2阳性的标准治疗耐药后的晚期胃癌、胰腺癌” 临床研究。
胃癌复发并肝转移 男子面临无药可治
53岁的王先生(化名),2020年确诊晚期HER2阳性胃癌肝转移,在做了姑息手术后,又接受了多个疗程的靶向免疫化疗,然而吻合口仍出现复发及肝转移,更糟糕的是,重新活检发现HER2表达转阴性,这意味着失去了继续使用HER2阳性靶向药治疗的机会。
腹部肿瘤内科主诊医师李惠主任医师介绍:“对于接受过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多程靶向及化疗的晚期胃癌患者,可接受的有效方案很少,面临治疗有效率低、经济负担重双重压力。”
经胃肠多学科团队讨论后,团队建议王先生加入医院正在进行的CAR-T细胞疗法的临床研究。参加临床研究的优势就在于,筛选有效靶点患者,减轻患者及家属治疗负担,增加患者依从性及延长患者生存等。
参加临床研究 用新武器精准打击肿瘤
经过充分考虑,今年8月王先生正式入组参加CAR-T细胞疗法的临床研究。
随后,他经历了靶点检测,T细胞采集,桥接化疗(在T细胞被送去“改造”的时间窗内接受化疗),CART配置及清淋化疗,以及T细胞回输等。
T细胞回输后,王先生进入回输后严密监护。在多学科团队包括ICU团队、肿瘤内科的精心治疗下,在监护期间,王先生仅出现高热,使用1剂托珠单抗后,高热迅速回退,顺利渡过了CAR-T治疗带来的细胞因子风暴(crs) 反应。不久,他顺利出院。
复查显示,经过王先生体内的肿瘤达到了“接近完全缓解”状态(nCCR),也就是说,几乎检测不到肿瘤细胞。最近一次(时间?)检查显示,肝内病灶也从2cm退缩到5mm。
目前,王先生后续无需进一步抗肿瘤治疗,仅定期返院随访复查,生活质量较前有大幅提高。
CAR-T细胞相当于特种兵作战 实体瘤临床研究也在开展
李惠主任医师介绍,CAR-T细胞疗法是目前治疗肿瘤的新武器,在采集患者自身T细胞后,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一种特殊的受体——嵌合抗原受体CAR引入T细胞中。也就是让患者的T细胞在被“重编码”后,能够生成大量体内癌细胞特异性的CAR-T细胞,再将经过改造的T细胞重新输回患者体内。
“如果说T淋巴细胞是我们的‘普通兵种’,那CAR-T细胞就是我们的‘特种兵’”。李惠医生说,经过“改装”后的T细胞会自我分裂,1个变成2个,2个变4个,它就像导弹一样,在患者体内定点识别和杀灭肿瘤细胞。
李惠医生介绍:CAR-T能够精准识别并攻击肿瘤细胞,而不会伤害正常细胞;还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记忆,为防止肿瘤复发提供长期保护。
福建省肿瘤医院肝胆胰胃肠内科杨建伟主任医师也介绍:CAR-T细胞治疗目前在血液瘤领域已展现出明确优于传统化疗的疗效,在实体肿瘤中,国内外也有多项研究正在进行,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为多中心研究的分中心,福建省肿瘤医院正在开展一项名为“CAR-T细胞治疗Claudin 18.2阳性的标准治疗耐药后的晚期胃癌、胰腺癌” 临床研究。前期已完成CAR-T细胞回输的患者数据显示,治疗安全性良好,且具有较好的疗效。该临床研院已完成伦理委员会批准。
(来源:海峡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