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专注每一束光,照亮生命旅程。
福建省肿瘤医院放疗科成立于1984年,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历经40载岁月沉淀,经过几代人的接力奋斗,不断发展壮大,从现代放疗技术到综合治疗手段的创新应用,逐步成为省内领先、国内前列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书写下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放疗科40周年之际,曾参与创科建设,现居海外的林琦(CHI LIN)和林义顺医生夫妇从海外发来视频,对我院放疗科建科40年表达了深深的祝福。
林琦和林义顺医生1983年分别从上海医科大学和福建医科大学毕业,分配到我院,当时医院正处于筹备和建设阶段,于是先在省立医院肿瘤科工作。
1984年7月,放疗科开科,他们正式入职我院,参加放疗科的初期建设工作,林琦教授还兼任我院卫校的英语教学工作,直到1989赴美留学攻读博士,并在美国考取放疗医师执照。
林琦教授现任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学医学中心放射肿瘤科科研副主任,是著名消化道肿瘤与儿童肿瘤放疗专家、中美放疗协作会执行委员会主席。林义顺医生长期从事基础研究工作。
他们对于国内医院,特别是我院放疗科的发展非常关心,林琦教授定期开展线上教学,传授最新的放疗理念和经验,每年主办的美国放疗学术会议,也邀请我院线上学习。对于科室的疑难病例和复杂病例,抽时间在线上会诊,解答困惑和难题。他们还帮助包括我院在内的多名国内放疗医师、物理师到美国进修学习,并亲自指导。
“40年一晃而过,留下满满的美好记忆”。他们回顾说。
当时医院还在初创时期,他们刚刚从医学院毕业,分配到放疗科,早年的放疗,设施简单,外照射就是钴60治疗机,最早的定位就只是根据经验用紫药水在病人体表画线。白天上班之余,复习人体解剖,学习肿瘤学、放射物理学,放射治疗计划,晚上骑自行车去夜校补习英语。那时要学的东西很多,医学院医学专业本科没有放疗的内容,所有的知识都是新的。一边看病人一边学习。1984年创科时,我院放疗科是福建省第一个放疗科,在林祥松主任带领下,从简易病房开始一边建科一边开诊。林祥松主任定期召集科室会议,共同商量科室发展。虽然当时很艰辛,但他们一直铭记创科主任林祥松教授常说的那句话“科里决定的事,困难再大,还是要做的”,他们叮嘱说,这种科室文化和奋斗精神不应该被忘记。
“放疗科进的第一台模拟机是省内最早引进的东芝模拟机,医院非常重视,不仅派设备科李晓林和我去沈阳学习,还派我、晓林、物理师和维修工程师全程陪同技术员安装模拟机。模拟机安装好后,我也相当于是第一个模拟机的技术员工作了一阵,等技术员掌握了模拟机的使用才交给专职技术员,回到临床岗位。我院还在80年代就成为国内最早同时拥有两台进口VARIAN加速器的中心,实现了“鸟枪换大炮”的发展。”林琦教授说。
“还记得第一次带论文参加全国淋巴瘤会议,作为年轻医生很自豪。40年来,放疗科真是进步巨大,不断进步,现是闻名全国的放疗中心之一,不仅现代设备齐全,而且人才济济,在临床医疗,科研和教学成果方面成绩都是巨大的。”林义顺医生感慨地说。
“我们为你们骄傲,为你们自豪。肿瘤医院放疗科是我们学习和实践肿瘤学的地方,好比我们的娘家,我们到哪里都不会忘记的娘家,不会忘记我们‘学步’的家,不会忘记肿瘤医院给我们提供的成长机会,不会忘记曾经一起学习和工作的同事们、朋友们。”
最后,他们表达了对我院放疗科新老同行们的祝福,祝大家身体健康,阖家幸福,工作顺利。衷心祝愿肿瘤医院不断发展,再创辉煌。
专家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