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大肠癌诊治中心·医疗案例】大肠外科成功为多位九旬高龄患者施行大肠癌根治手术

发布时间 :2024-06-07 18:48 | 来源:本网

  在我们印象中,八九十岁高龄的老人大多行动不便,是需要特别照顾的人群,得了大肠癌,还能安全地接受手术吗?答案是肯定的。

  去年3月,一位94岁患有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癌并肠梗阻的高龄老人,在我院大肠外科卓长华主诊组的急诊手术和悉心治疗后,逐渐恢复了饮食和正常排便。一年后,来院复查,这位高龄老人相关指标都恢复正常。让他不安的是,他的90岁的亲妹妹,也确诊患了结肠肝曲癌。
  在哥哥的鼓励和子女们的支持下,这位老奶奶也很快在卓长华主诊组接受了腹腔镜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手术过程及术后恢复均顺利,一周后出院。同样,在半年前,一位患有低位直肠癌的92岁患者,因为惧怕手术后永久性造口,在尝试了根治性放化疗后肿瘤仍退缩不理想,排便功能和生活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在卓长华主任的耐心劝说和细心准备后,患者于去年11月也顺利地接受了腹腔镜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术后很快就恢复了正常的生活状态。
  卓长华主任医师介绍,随着人口的老龄化,临床工作中避不开这部分高龄患者群体。对于他们来说,手术的必要性不仅仅在于延长生命,更在于提高生活质量。如果不进行手术,癌症会继续发展,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肠梗阻、出血和肠穿孔等。通过手术切除肿瘤或行肠造口术等,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减少痛苦,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在医疗照护理念的进步、手术技能水平的提高和专业团队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也可以大胆而谨慎地对其进行手术或放化疗等治疗。要获得理想的结果,以下几个方面是必不可少的:
  
专业评估:全面检查,保障手术安全
  为了确保手术的安全,要对患者进行更加全面的检查和评估。如使用颅脑CT、胸腹盆腔增强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来评估原发灶的严重程度和排除远处转移。需要通过冠脉CTA、心彩超、肺功能、下肢深静脉彩超和心功能肝肾功能等血液学检查多种手段,确认高龄患者的各项身体指标都在手术和麻醉可接受的范围内。
  
专业团队:多学科协作保障治疗效果
  高龄大肠癌患者的手术治疗,不仅需要外科医生的技术,还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协作。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肿瘤科医师、麻醉师、手术室和病区的护理团队、心内科、呼吸内科甚至ICU等多个科室的专家都需要通力合作、互相支持。在术前、术中、术后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进行了细致的评估和处理,以确保治疗的每一步都安全、顺利。
  
外科技术:微创技术显神通,但不能强求微创手术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微创手术通过腹腔镜和机器人手术设备等进行操作,只需在腹部开几个小口子,创伤小、恢复快。然而,在存在肠梗阻、出血、穿孔等病情危重的情况下,传统的开腹手术却是首选的。另外,要全面考虑患者术后的安全恢复和生活质量,对于高龄的患者,必要的预防性造口术也是一种保障;对于低位的直肠癌患者,不能鼓励或勉强进行低位或超低位保肛手术;对于不能安全切除原发灶的患者,各种肠造口术和分期手术也是一种选择。
  
家庭支持:不可或缺的力量
  上述几位高龄患者之所以都能够顺利地接受手术并恢复健康,都离不开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在确诊之初,患者的子女们都能认真听从医生组的专业建议,积极配合各项检查,家人之间能认真沟通,团结一致做出共同的决定。在术后恢复阶段,这些家人们更是细心照顾,帮助患者进行康复锻炼,保持良好的心态,这些都对其快速康复起到了重要作用。
附件下载: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