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新技术 | 我院内镜中心开展胶囊内镜检查

发布时间 :2022-07-25 08:10 | 来源:本网

  日前,我院内镜中心开展了胶囊内镜检查新技术,患者不用插管子,只需要吞服一颗类似药丸的 “胶囊 ”,就能轻松完成无痛的结肠胶囊内镜和小肠胶囊内镜检查。该技术克服了传统的插入式内镜所具有的耐受性差、不适用于年老体弱和病情危重等缺陷,对于适用该项技术且害怕常规胃肠镜检查的患者是一项可选的内镜检查方法。

  最近我院内镜中心就对一位惧怕常规胃肠镜检查的患者就采用结肠胶囊内镜检查,检查过程中患者无特殊不适,次日便排出胶囊内镜,数据分析后发现该患者有结肠息肉。另一位恶性黑色素瘤治疗患者,因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需排除小肠出血病变,内镜中心进行小肠胶囊内镜检查,结果发现小肠多发占位伴出血,为临床医师诊疗提供重要依据。
  胶囊内镜与花生大小相仿,长约1.5厘米,直径不足1厘米,胶囊内含摄像头,检查前病人服用泻药进行清洁肠道,随后如同服药吞下胶囊内镜,配水喝下就行。胶囊内镜从吞入口腔开始,就在不断进行拍照,在消化道的蠕动下经过整个消化过程,一路走一路拍,直至排出体外,图像实时传送至患者携带的记录仪。医生利用图像记录仪观察小肠、结肠情况,从而对其病情做出诊断。胶囊内镜工作时间大约8至10小时,吞服之后10至72小时内便会随大便排出体外。
  胶囊内镜具有检查方便、无创伤、无导线、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等优点,同时扩展了消化道检查的范围,特别在临床上适用于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经上下消化道内镜检查无阳性发现者;其他检查提示的小肠影像学异常;小肠肿瘤(良性、恶性及类癌等)等,可作为消化道疾病尤其是小肠疾病诊断的首选方法。
  哪些情况下不适宜行胶囊内镜检查呢?
  01、经检查证实有消化道畸形、胃肠道硬阻、消化道穿孔、狭窄或瘘管者
  02、有严重吞咽因难者
  03、各种急性肠炎、严重的缺血性疾病及放射性结肠炎,细菌性病疾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急性期者
  04、妊娠期、体内有心脏起搏器或其他电子仪器者
  05、对高分子材料过敏者
  06、18 岁以下、70 岁以上患者以及精神病患者
  我院内镜中心主任施宏教授表示,我院已引进并开展胶囊内镜诊疗,对于全消化道舒适化诊疗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解决了传统消化道内镜小肠检查的盲区,提高了消化道疾病诊断检出率。但胶囊内镜仍存在有时不能完整观察食管和十二指肠、不能取活检、无法进行内镜下治疗等缺点。因此对于已经发现明显腹部不适或已确诊胃肠道疾病的患者,仍然应该采用传统消化内镜进行检查与治疗。传统内镜检査仍然是消化道疾病确诊、病灶定位、活检、息肉切除等方面的“金标准”。
附件下载: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