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福建医科大学肿瘤临床医学院 > 研究生教育
为进一步开阔我院医务人员视野,推动学术交流,带动学科发展,聚焦规范提升,传递前沿理念,6月1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应邀到我院作题为《肿瘤防治,赢在整合》的专题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孙阳院长主持,我院医务人员及医学生参加了报告会。 樊代明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世界整合肿瘤协会会长、亚洲肿瘤学会会长、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是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CACA)的总主编。他提出的“整体整合医学”理念,以人体全局观突破学科壁垒,推动医学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重构全病程管理、全症状控制、多学科合作、医工患等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协作生态,不断造福肿瘤患者。 专题报告会上,樊代明院士通过自己在临床实践中的案例进行相关的病例分享,并对整合医学理念在临床中的运用进行深入解读。“整合不是简单因素叠加,而是多方位、多维度整合,是资源整合,也是人才整合,理念整合。我们实现整合医学,不能只靠医生、专家单打独斗,需要将医学各领域相关的先进理论知识和临床最有效的实践经验加以有机整合,并根据社会、环境、心理等因素加以修正、调整,最终形成有益于健康呵护和疾病防治的新的医学知识体系。”专题报告会内涵丰富、生动翔实、通俗易懂,受到我院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和阵阵掌声。
近日,我院与福州大学合作共建的医工交叉研究院首届研究生答辩在我院顺利举行。2022级16名硕士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位论文答辩。 本次研究生答辩论文聚焦肿瘤诊疗、肿瘤药物研发、生物医学材料等前沿领域。研究成果充分体现了医学与工程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获得答辩委员会专家一致认可,全部通过审议并建议授予硕士学位。答辩委员会专家表示,这些课题既回应了临床实际需求,又体现了工程技术的突破性应用,彰显了医工交叉“1+1>2”的协同效应。 医工交叉研究院自成立以来,积极构建“医院+高校+企业”的三维培养模式。福建省肿瘤医院作为重要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临床数据与真实场景;福州大学在人工智能、药学工程等学科的优势则为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 此次答辩不仅是我院医工交叉人才培养的里程碑,更为区域医疗技术创新与产业转化注入了新动能。下一步,医工交叉研究院将进一步扩大研究规模,计划在肿瘤精准治疗、医疗机器人、智慧医院建设等领域深化布局,助力福建省医疗高质量发展,为国家“健康中国”战略提供技术与人才支撑。 教育处/供稿 李梦莹/文 力超/审
5月30日,我院举行代谢与肿瘤研究进展交流会,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林圣彩教授作专题学术报告和科研指导。我院全体科研人员、各高层次人才、高学历人员等参加了学术报告会。 我院于2022年7月起,与厦门大学共同建设“厦门大学-福建省肿瘤医院代谢与肿瘤联合实验室”,联合实验室依托厦门大学科研平台,在林圣彩院士团队的支持下,在代谢和肿瘤的基础研究中取得突破,并在临床治疗靶点的转化研究上不断取得成果。 会上,林圣彩院士以“基于葡萄糖感知通路的科学拓展”为主题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揭示葡萄糖感知通路在保持机体活力、抗肿瘤、抗衰老中的作用机制,展示了生命科学的魅力。 在随后的联合实验室重点工作推进会上,多个研究项目进行了进展汇报,林院士予以详细指导,并勉励青年科研人员要勇于探索,坚持初心,为人类健康事业贡献力量。 我院正处于建设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的关键时期,林圣彩院士一行的到来为我院提供了宝贵的学术支持和指导,也激励广大科研人员汲取林院士严谨治学的精神,提升诊疗与科研水平,为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福建省肿瘤医院科教科 黄乐怡/文 宗井凤/审
各位考生: 根据《福建医科大学2025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办法》有关规定,现将我院2025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复试对象 报考我院相关招生专业,初试成绩达到我校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的一志愿考生,具体名单详见《福建医科大学2025年硕士复试考生名单》。 二、复试内容及安排 专业课笔试、临床技能考核安排详见福建医科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复试流程(临床医学各专业)。 复试小组综合面试具体安排如下: 面试时间、地点详见附件1(若因特殊情况导致时间变动,将由秘书通知考生,请务必保持手机通畅。) 三、复试成绩构成 成绩计算方法:初试成绩占60%+复试成绩占40%; 1. 专业学位硕士考研总成绩=初试总成绩/5*0.6+(技能操作成绩*25%+面试成绩*75%)*0.4 2. 学术学位硕士考研总成绩=初试总成绩/5*0.6+面试成绩*0.4 *专业课笔试成绩需达到202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单科最低线,不纳入复试成绩。 四、招生计划及专硕招生导师 1.招生计划(附件2) 2.专硕招生导师(附件3) 我院保留复试录取过程中视生源情况对招生计划进行动态调整的权利。 五、注意事项 1. 考生须携带身份证、准考证参加面试。 2. 各考生请保持联系通畅,如果考生更换手机号码请及时与我方联系,以免无法通知相关事宜,耽误面试。 3. 其余复试要求,请详见“福建医科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通知”。请考生密切关注福建医科大学研究生院主页了解最新信息。 六、联系方式 1. 联系电话:0591-62002023 2. 联系人:池老师
3月21日至22日,由陈孝平院士发起、湖北陈孝平科技发展基金会主办,福建省肿瘤医院、福州大学医工交叉研究院共同承办的“重走长征路‘大爱无疆 健康随行’公益活动”暨福建省恶性肿瘤防治大讲堂在福州成功举行。 启动仪式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孝平教授,福建省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张国安,福州大学副校长杨黄浩,福建省肿瘤医院党委书记刘景丰等领导分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 本次活动突破传统会议边界,将红色教育融入专业场景。在中共福州市委党校,与会专家通过参观“3820”战略工程成就展,感悟科技创新与民生改善的辩证关系。陈孝平院士还亲自为基层及年轻医务工作者,赠予其主编的医学书籍——《陈氏肝胆胰外科理论与技术》与《漫画加速术后康复》。陈孝平院士、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外科主任王鲁、湖南省肿瘤医院副院长毛先海、我院副院长方主亭、副院长陈誉等专家汇聚一堂,展开精彩授课与深入讨论。与会专家从多角度、多层次对恶性肿瘤的综合诊治进行全面剖析,围绕夯实“三基”教育、ERAS助力肿瘤全病程管理、复杂肝胆肿瘤的外科切除、介入治疗的新应用、新型抗肿瘤药物研究以及不良反应管理等多个方面,分享了最新的研究进展、诊疗策略及热点难点问题的应对策略。授课内容精彩纷呈,学术氛围浓厚,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学习与交流机会。 会议期间,陈孝平院士还前往福建省肿瘤医院手术室为一名胰头恶性肿瘤的患者实施了高难度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通过实时手术直播影像与多维度解说,陈孝平院士从手术操作手法、技巧及策略进行详细的讲解,展示高水准“陈氏胰肠吻合”核心技术的魅力,诠释了精准外科的“中国标准”。此次活动通过“院士领衔-省级主导-基层联动”的协同模式,累计吸引线上线下参与者逾2万人次。 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福建省肿瘤医院作为全省肿瘤防治工作的排头兵,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主动打头阵、挑重担,积极推动医疗联合体建设,不断加强与国内外肿瘤防治机构的交流与合作,致力于打造肿瘤防治领域的技术高地、学科高地、人才高地和服务高地,实现医院能力的跨越式提升和发展。未来我们将以长征精神为指引,将长征路上的篝火化作无影灯下的坚守,紧密围绕病人需求与医院发展蓝图,为助力健康福建、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肝胆胰肿瘤诊治中心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福建医院肝胆胰肿瘤诊治中心汇聚大批肝胆胰领域知名专家学者,为省内肝胆胰领域技术体系最完善、综合实力最强的诊疗团队,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微创手术切除、新型靶向免疫药物治疗与放射治疗、钇[90Y]微球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的转化后切除、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外科为主的综合治疗等方面形成优势、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由国内著名胰腺外科专家虞先濬教授及国内著名肝胆外科专家刘景丰教授共同担任中心主任,肝脏外科王鲁教授及胰腺外科徐近教授分别担任肝胆肿瘤分中心及胰胆肿瘤分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