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专注每一束光,照亮生命旅程。
福建省肿瘤医院放疗科成立于1984年,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历经40载岁月沉淀,经过几代人的接力奋斗,不断发展壮大,从现代放疗技术到综合治疗手段的创新应用,逐步成为省内领先、国内前列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书写下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肿瘤分期对肿瘤治疗规范化意义非凡。
鼻咽癌,这一在我国尤其是南方地区相对高发的恶性肿瘤,常被称为“中国特色癌”。考虑到鼻咽癌的地域性差异和临床特点,在2008年以前,国内均使用中国鼻咽癌分期系统。在一代代学者的刻苦钻研之下,中国鼻咽癌的分期标准逐步发展为科学和实用的体系。
1959年,天津分期的发布开启了中国鼻咽癌分期研究的历史。
1965年,上海分期成为首个采用TNM分类标准的分期,强调肿瘤局部侵犯与预后之间的关系。
1979年,长沙分期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修订,更加贴合临床需求。
1992年,福州分期完善了前期分期标准,提升了临床适用性。
2007年10月,时任中国抗癌协会鼻咽癌专委会主任委员的我院潘建基教授和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卢泰祥教授,成立“中国鼻咽癌临床分期工作委员会”并任主席,并在医科院肿瘤医院徐国镇教授的指导下,于2008年12月发布《鼻咽癌2008中国分期》。
随后,UICC/AJCC于2010年发布了第七版UICC/AJCC分期,潘建基、林少俊团队牵头开展系列研究,在中国17家中心进行前瞻性多中心临床试验,论证2008分期,并对第七版分期提修订建议,希望UICC/AJCC充分考虑中国2008分期系统的优点,将其纳入新分期,最终实现国内外使用统一的分期系统。
2017年,由潘建基教授带领的福建省肿瘤医院鼻咽癌分期研究团队和香港李咏梅教授研究团队合作,纳入福建1197例/香港412例MRI影像资料齐全调强放疗的鼻咽癌患者,研究结果“UICC/AJCC第八版鼻咽癌分期假设”在《Cancer》杂志发表。UICC全盘接受该研究结果,并作为“UICC/AJCC第八版鼻咽癌分期”。
自此,中国鼻咽癌分期与国际UICC/AJCC第八版首次实现统一,推动了诊疗规范化,是鼻咽癌分期历史的里程碑事件。
2024年10月,我院为第一作者单位的鼻咽癌第九版TNM分期在福州首次发布。
我院放疗科潘建基教授、林少俊教授、郭巧娟副主任医师,影像科陈韵彬教授、肖友平主任医师作为专家组成员全程参与第九版鼻咽癌分期修订工作,标志着我院放疗科在鼻咽癌诊疗领域达到了全球行业顶尖水平。新版分期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统计学方面,包括危害判别、一致性、结果预测准确性和分布均衡等,势必为临床医生制定治疗决策、研究人员设计未来试验和癌症流行病学研究提供基本指导。
国际抗癌联盟(UICC)在肿瘤分期制定中起关键作用,其专家团队汇聚全球肿瘤领域的精英,他们通过大量临床研究、数据分析制定分期标准。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的成员皆是经验丰富、学术造诣深厚的专家,多学科专家根据分期开展协作,在临床试验中按分期分层研究能精准评估疗效安全性,推动肿瘤治疗发展。UICC/AJCC分期系统是全球范围内最权威和广泛使用的分期系统之一。在分期制定工作上,参与的单位和个人均为业内顶尖。
未来,我院放疗科的研究者们将继续通过其卓越的领导能力、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积极的国际交流,在鼻咽癌个性化风险分层精确预测,推动建立全球统一的分期标准等领域谋划全新的宏伟蓝图,为我国肿瘤肿瘤放射治疗事业做出卓越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