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胸部肿瘤内科专家团队采用临床研究成功治疗一名不可切除晚期肺鳞癌患者,肿瘤得到控制,生存期已超2年。2022年9月,患者何先生(化名)因反复刺激性咳嗽就诊外院,发现右肺部巨大肿块,遂转诊至我院胸部肿瘤内科。陈胜佳副主任医师团队接诊后,完善相关检查,诊断为右肺中叶鳞癌伴左锁骨区、纵隔及右肺门肿大淋巴结转移T4N3M0 IIIC期。CT显示右肺部肿块达到7.3cm大小且伴有锁骨淋巴结转移。经过多学科讨论,考虑到其属于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肺癌,团队综合考虑后,建议患者入组一项针对不可切除晚期肺鳞癌的临床研究,经过筛查,入组“一项HLX07+HLX10+化疗对比 HLX10+化疗,对比HLX07+HLX10一线治疗局部晚期/复发或远处转移肺鳞癌 (sqNSCLC)患者的随机、开放、多中心、II 期临床研究”。
经过2个周期标准化疗联合syHLX10治疗后,患者肿瘤明显缩小,由原先的7cm缩小到3.5cm,疗效达部分缓解(PR),在4个周期的强化治疗后,疗效评价维持PR,次年2月,进入单药维持阶段,期间复查疗效持续维持PR。
之后患者肿瘤出现进展,肿块增大至4.6cm,医疗团队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发现可能出现了假性进展——免疫治疗激活的炎症反应,其导致影像学上的肿瘤暂时性增大。经过5个月的治疗后复查,患者的肿块缩小至2.2cm,疗效评价达到PR。截至目前,患者肿块仍维持在PR状态,已通过单药维持治疗近2年,且仍在单药维持治疗中。
治疗期间,患者何先生亲笔写下一封感谢信,信中他写道:“是临床研究挽救了我的生命”。
陈胜佳副主任医师介绍,近年来,免疫治疗已成为晚期肺非小细胞癌肺癌的一线标准治疗方案,其中PD-1及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在临床中已成为一线治疗的支柱,其独特的反应模式(如假性进展、拖尾效应)要求临床医生具备极高的医学素养,HLX10就是一种重组抗PD-1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比如免疫治疗中的假性进展,在免疫治疗过程中出现肿瘤病灶增大和/或出现新的病灶,但后续活检为炎性细胞或坏死细胞,这种非传统的临床反应被认为是假性进展,在实际的应用中很难从影像学上将肿瘤真性进展与假性进展相鉴别。不同类型的癌症,出现假性进展的概率不同,非小细胞肺癌出现假性进展的概率约为1.8-5.77%。
另一方面,患者何先生的案例印证了临床研究的双重价值,既为患者提供最新的治疗方案,又为医学累积关键数据,以何先生参加的临床研究为例,其II期临床研究已显示出PFS较常规治疗方案延长4个月的优越性,同时该案例中出现的假性进展也将反哺临床指南,优化未来的临床决策。
科室简介
福建省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内科是福建省临床重点专科,是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胸部肿瘤综合治疗中心。现下辖3个病区,编制床位99张,致力于肺癌、食管癌、胸膜间皮瘤、胸腺肿瘤等胸部肿瘤的治疗,年均收治患者17000余人次。近年来,在高质量完成临床工作基础上,积极开展临床研究。目前,科室承担了近200项国际或国内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努力为广大肺癌、食管癌等胸部恶性肿瘤患者提供最新的治疗手段和最优质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