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免疫力较弱,遇到甲流更要小心。今天就来聊聊肿瘤患者如何预防甲流,以及检验科检测甲流那些事儿。
什么是甲流?
甲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4型,其中甲型流感传染性最强、最容易发生变异,几乎每次流感大流行都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甲流的典型症状包括:突发高热(可达39-40℃),伴有寒战、畏寒。严重头痛、全身酸痛、乏力、食欲下降。咳嗽、流涕、咽痛,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呕吐、腹泻。与普通感冒相比,甲流症状更严重,通常累及全身,而普通感冒主要以上呼吸道症状为主,通常是低烧,且持续时间短。如果肿瘤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为啥肿瘤患者容易“中招”?
肿瘤患者免疫力本来就低,尤其是正在化疗、放疗或者免疫治疗的,身体就像没“防护盾”,甲流病毒一来就容易“趁虚而入”。而且一旦感染,还容易变严重,像肺炎、心肌炎这些问题都可能找上门。
怎么检测甲流?
检测甲流,检验科里有好几样“神器”。
抗原检测:这招儿就像给病毒“照镜子”,看它脸上有没有“标记”。检测的时候,用个小棉签在嗓子眼儿里轻轻转两圈采样,然后放进试剂条里,要是有甲流病毒,试剂条上就会显示出来。这最大的好处就是快,半小时就能出结果,目前检验科就有该检测项目。
核酸检测:这个大家有点熟悉,之前测新冠的时候就用过。它能揪出病毒的“核酸身份证”,不过这招比较“慢热”,得花5 - 6个小时才能出结果,而且对采样的要求高,要是采样不到位,可能就测不出来,不过它的准确性高,能分清病毒的“家族成员”,要是病情复杂,医生可能会用这个来确定。
抗体检测:这就好比是给病毒“验指纹”,不过这指纹得过几天才出现,所以一般用于辅助诊断。要是感染初期就测,可能啥也测不出来,等身体产生抗体了,再测才有意义,它主要看的是IgM抗体,要是这个抗体含量高,就说明近期感染过病毒。
肿瘤患者如何预防甲流?
接种流感疫苗:肿瘤病情稳定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接种流感疫苗。正在接受化疗、放疗或免疫治疗的患者应暂缓接种。
日常防护措施: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减少感染风险。勤洗手,避免用手接触眼、鼻、口。家中保持通风,必要时使用消毒液清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提高免疫力:适当锻炼,均衡饮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监测白细胞水平,白细胞减少时及时就医。
感染甲流后的注意事项
密切观察症状,要是出现呼吸困难、胸痛这些“危险信号”,别犹豫,赶紧去医院。治疗期间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总之,肿瘤患者在甲流流行季节需特别警惕,做好防护措施,及时就医和检测,并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抗病毒药物,以降低感染风险和病情加重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