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呼吸内镜中心团队在陈炜生主任医师带领下,完成了我省第一例经支气管肺结节冷冻消融治疗术。
患者早年胸部CT检查发现右肺上叶9mm肺磨玻璃影,近年来有增大趋势,怀疑早期肺癌。因患者年龄大,患者及家属顾及手术风险,不愿行手术治疗,慕名到福建省肿瘤医院肺结节一体化门诊+肺结节消融门诊就诊。陈炜生主任医师接诊后组织门诊有关专家进行多学科会诊,根据患者的病灶情况制定了最佳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决定采用经支气管冷冻消融术对病灶进行治疗。
在医院麻醉科、手术室、设备科等相关科室的全力支持和配合以及上海胸科医院孙加源主任团队指导下,呼吸内镜中心团队通过气管镜引导鞘管通道插入一次性冷冻消融针,经CBCT确认针头置于病灶合适位置后,冷冻针头产生零下180度的低温冻死结节,复查CBCT机显示冰球完美覆盖病灶,治疗效果完全符合预期。术后第二天患者即可出院,避免了手术之苦。
陈炜生主任医师介绍,此次治疗填补了我省经支气管镜冷冻消融治疗肺GGO领域的空白,突破了传统经胸壁冷冻消融术式的局限,为我院肺结节一体化门诊增加了一个新的治疗手段,给有需要的患者带来福音。
创新突破
局部消融术作为一种微创技术已经应用在早期周围型肺癌的治疗中。冷冻消融相较于微波或者射频等热消融手段,具有无痛、支气管和胸膜损伤小、消融边界清晰、不损伤大血管、消融范围大、可多针适形和更显着的抗肿瘤免疫效应等优势。
传统的肺癌冷冻消融采用经皮穿刺可能受到血管、肩胛骨和肋骨等结构的阻碍而无法到达病灶,不适合于一些有严重肺部疾病,比如肺大泡,间质纤维化等患者。经支气管治疗为经人体自然腔道的进针路径,不损伤人体组织或结构,其相应的并发症更低,且可有效避开血管和肋骨等结构障碍,安全顺利地到达经胸壁治疗的盲点和禁区。
目前我院呼吸内镜中心开设的肺结节一体化及消融门诊拥有省内最全的消融措施,如微波、射频和冷冻,以及最多的治疗手段,涵盖经支气管和经皮两个途径法。团队医生对每位肺结节患者进行仔细评估和精准诊疗,以病人为中心,根据病人结节的形状、特点和位置等,采用以手术为主、局部治疗为辅的综合治疗手段,为病人提供一个最合适的肺结节治疗方案和消融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