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省医学会公布2021年福建医学科技奖获奖项目名单,我院力超、林根团队的“分子标志物指导下肺癌精准免疫诊疗关键技术的临床应用”项目获得福建医学科技奖二等奖。
肺癌是福建省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居我省恶性肿瘤首位。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为中晚期或早期患者术后发生复发转移。尽管近年来分子靶向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功,但仍不可避免发生获得性耐药和疾病进展,同时驱动基因野生型肺癌患者的治疗方法有限。目前,多项临床研究显示,免疫治疗,尤其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1, PD-1)和(或)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 PD-L1)抑制剂等,可使肺癌获得明显的临床获益。如何筛选潜在获益人群和预测疗效,成为肺癌精准免疫诊疗的重点和难题。传统的肿瘤标志物已无法满足临床上的实际需求,研究和发现新型的分子标志物对潜在获益人群筛选、患者的预后评估及治疗均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
力超、林根团队是一个多学科联合的肺癌研究团队,成员来自于临床、医技及肿瘤研究所,在近9年的研究历程中,在国内率先建立了免疫疗效预测分子标志物PD-L1检测技术平台,揭示了PD-L1作为免疫治疗疗效预测标志物的局限性的内在原因。并在国内率先开展探索PD-L1不同型号试剂、不同检测平台的互换性,为PD-L1临床常规检测提供依据。同时发现了核因子-KappaB通路的重要因子TRAF6在维持肺癌恶性生物学行为起到重要作用,为探索TRAF6作为肺癌精准免疫治疗的潜在靶点奠定基础。研究成果被两个国家指南引用(Fit-For-Purpose PD-L1 Biomarker Testing for Patient Selection in Immuno-Oncology: Guidelines for Clinical Laboratories from the Canadian Association of Pathologists-Association Canadienne des Pathologistes (CAP-ACP)、非小细胞肺癌PD-L1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规范中国专家共识)。并在14家省内外综合性及肿瘤专科医院得到应用和推广,该成果应用有利于进一步优化PD-L1筛选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潜在获益人群,降低不必要的经济负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