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胃肠肿瘤内科·临床研究】肠癌术后多次复发,综合治疗带来转机

发布时间 :2025-04-10 18:22 | 来源:本网

  历经三次肿瘤复发、乙肝耐药及肠梗阻危机,我院医疗团队以精准决策破局:抗病毒双药联用打破治疗僵局,支架置入化解致命风险;更通过临床研究绿色通道与医保政策适配,实现“肿瘤负担和经济压力”双重减负。这场生命保卫战,既考验技术硬实力,更靠医者仁心托底,为晚期患者蹚出一条希望之路。

  日前,我院胃肠肿瘤内科专家团队为一位肠癌术后复发患者进行综合治疗,肿瘤得到控制。
  2022年2月,患者陈先生(化名)在当地医院确诊左半结肠癌(pT3N1cMx),行“腹腔镜左半结肠切除术+淋巴结清扫+横结肠-乙状结肠吻合术”。免疫组化提示dMMR(微卫星不稳定,是一种免疫治疗有效的标志物)。术后接受2个周期的辅助化疗。去年5月,他因腹痛就诊,发现肿瘤复发并已扩散至腹腔,在外院接受“腹腔粘连松解术+回肠-乙状结肠吻合术”,暂时缓解肠梗阻。7月,因再次腹胀、排便困难转诊至我院。胃肠肿瘤内科郭增清主任与郑静娴副主任医师团队为其制定“双管齐下”的治疗方案:一方面通过营养支持和导泻改善身体状况;另一方面,针对肿瘤的“微卫星不稳定”特征,安排进入免疫治疗临床研究筛选。
  由于患者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强化抗病毒治疗效果不佳,无法进入免疫治疗的相关临床研究。团队权衡后,采用低剂量伊立替康治疗,治疗2个周期后肿瘤指标有下降趋势,仍出现腹泻和腹痛,随后及时调整为医保覆盖的二线免疫治疗方案。
  2个月前,患者腹部平片提示横结肠扩张,肠镜提示首次手术的吻合口狭窄,经过团队多次沟通协调,其入组“评价SYS6010单药、SYS6010+SYH2051双药及SYS6010+SYH2051双药联合贝伐珠单抗在晚期实体瘤中安全性和有效性的Ib/II期临床研究”。治疗2个周期后复查显示肿瘤明显缓解(PR,吻合口和腹腔肿物均明显退缩,超过40%),横结肠出现进行性扩张积气,团队评估为代偿性变化,可能影响后续疗效。陈先生最终接受支架置入,术后肠道情况明显改善,不仅避免了穿孔等严重并发症,也为后续治疗争取了时间。
  我院始终坚持“抗肿瘤治疗与支持治疗并重”的理念,注重不仅让患者“活得久”,更要“活得好”。通过多学科协作和个体化治疗,为患者争取更高质量的“优生存”。在保障疗效的同时,团队也积极协助患者参与临床研究,帮助其获得免费新药治疗的机会。在对抗病魔的路上,我们愿做那束温暖的光,一直照亮患者前行的方向。“让生命在对抗病魔时依然保有尊严与温度”——这既是医学的温度,更是医者不变的初心。
  
科室简介
  胃肠肿瘤内科,共38张床位,连续多年被评为“福建省肿瘤医院文明科室”“临床医技学科能力建设先进科室”“医德医风示范科室”和“四星级党支部”。承担了福建省、厅级科研课题24项,有1项科研项目荣获省级科技进步奖。历年在省级、国家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88多篇,其中SCI论文65篇;担任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规划教材《临床营养学》第一版、《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及《Journal of Nutritional Oncology》编委,参编《肿瘤恶病质诊疗指南》、《恶性肿瘤患者营养治疗指南2021》、《肠外营养安全性管理中国专家共识》、《肿瘤营养治疗的基本原则共识》、《胆道恶性肿瘤指南诊疗指南2023》、《生酮饮食干预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结直肠癌改良三药cmFOLFOXIRI方案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等国家级指南及共识。承担了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省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理论授课、见实习带教及省内外肿瘤内科及临床营养师进修学习。近年来举办多期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及下基层义诊和学术交流等。
  科室在肿瘤的内科系统治疗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系统性治疗方式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熟练的应用。尤其对疑难复杂病例,采取综合治疗策略,整合多种疗法以优化治疗效果。同时,团队注重患者的营养支持,全面关注他们的健康需求。致力于提供符合患者个体情况的治疗方案,不断创新和引入治疗技术,以期为患者带来更为精准和个性化的治疗体验。
  在院内,团队主要承担干部保健及肿瘤诊治工作,同时为有高质量医疗需求的患者提供优质的诊疗服务。开展多项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惠及广大患者,让患者免费治疗的同时获得更好疗效及最新治疗的机会。
附件下载: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