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认识核磁共振——做MRI检查前莫慌

发布时间 :2025-04-01 19:02 | 来源:本网

什么是核磁共振检查

  核磁共振作为临床常见的影像学检查之一,它不需要应用电离辐射就能帮助患者获得高对比度且清晰度强的图像。传统认知里,很多人都觉得这个检查有辐射,因为“核”磁共振,但在这里特别强调一下,这个不是核辐射的“核”,而是人体身上的氢原子核的“核”。所以核磁共振检查是没有辐射的!
  核磁共振就是“摇一摇再看”。打个比方,我们身体就相当于一瓶装了很多水和油或者其他很多东西的饮料,磁共振检查就是用手把瓶子里的饮料都摇一摇,再让这个饮料慢慢恢复原来的样子,在这个过程中观察这些不同物质的表现有何不同。
  简单来说MRI核磁共振成像的必要条件就是:
  1.有核:拥有磁性原子核且人体内含量最多的氢质子,即瓶子里有水
  2.有磁:设备产生的主磁场与核子自旋产生的小磁场,既要有外力使瓶子里的水动起来。
  3.有共振:设备发出的射频脉冲使氢质子产生磁共振现象,即需要手动摇一摇。
  这项检查是利用特定频率的电磁波(射频脉冲),将身处于巨大静磁场中的我们身体内的特定的原子核比如氢原子核进行激发,让他们“先解散再排队” 通过覆盖在人体表面的感应线圈接收这期间产生的变化,再按一定的数学方法处理而得到内部数字图像的一种成像技术,这个过程就类似于帮我们的身体画幅像,通过计算机的显示让我们能够清楚的了解我们身体内部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神奇”世界。
颅脑MRI                   手部MRI
肩关节MRI
腰椎MRI
全脊髓MRI
  
为什么严禁金属材质进入扫描间
  刚才也有提到了,核磁共振检查是利用强磁场做的检查,那么磁共振扫描间是就像一块巨大的磁铁,能吸引一切铁磁性物质。铁磁性金属物质进入磁体间会产生“投射效应”,靠近磁体的金属都会被吸附在机架上,而且越靠近磁体,吸力越强,速度越快,所以医院里的轮椅、平车、氧气罐、监护仪及我们随身携带的手机、钥匙等电子产品和强铁磁性金属物质都是禁止进入磁共振扫描间的。由于磁共振检查的特殊性,未做好检查前准备的患者和未经允许的家属是不允许走进机房,机房里一般都会配有专门特制的平车或轮椅帮助行动不便的患者进入扫描间。
  
检查前需要做什么准备
  为了进一步保证患者疾病诊断结果的准确性,需要在为患者磁共振检查前做好多项准备工作。将受检者所佩戴的金属品,例如钥匙、磁卡、皮带、项链、硬币、手机、手表、戒指都摘掉。将佩戴人工耳蜗、眼镜等物品摘掉,并且医生需要针对患者是否有手术史,是否存在植入体内的金属或磁性物质,是否存在药物过敏情况进行了解。如果患者为头颈部、关节软组织以及胸部等检查,则不需要保持空腹状态,但是在部分腹部检查前需要禁食禁水4-6小时。进行腹部检查的患者通常情况下需要配合好医生完成憋气动作,是因为呼吸期间腹部可出现起伏运动,因为腹部脂肪、水分随着起伏运动出现伪影,影响检查的清晰度,甚至可出现异常的检查结果,导致疾病误诊、漏诊等。患者检查时憋气可避免腹部起伏运动,防止局部出现伪影使医生可以直接清楚的观察腹部组织情况,得到较准确的检查结果。如果患者为盆腔泌尿生殖系统检查则需要关注膀胱是否保持充盈。在完成磁共振增强检查后需要指导患者多喝水多排尿,其目的是及时将体内的造影剂尽早排出。
  
金属假牙造成的图像伪影
  
腹部检查没配合好憋气而致图像模糊不清
  
为什么磁共振检查噪音大
  做过磁共振检查的患者都知道在磁共振检查过程中通常存在各种各样的声音,或大或小,或快或慢。这部分声音的来源主要与梯度磁场有关。这个梯度场强就好比刚才的那瓶饮料,我是竖着摇呢?还是横着摇呢?亦或者我转着圈圈摇?在梯度场切换和电流切换的过程中会发生力学的改变,并且产生噪音。正常情况下,磁共振检查的噪音通常在65到95分贝,这一范围的噪音患者均能够接受,并且不具有伤害性,但通常会导致被检查者存在一定的不适,因此在为患者检查前,医生通常会为患者以及家属提供棉花或者是耳塞来进行听力的保护。
  
检查的时间要多久?能动吗?
  通常情况下,磁共振检查因为其多序列、多参数扫描的特点,检查的时间一般在十分钟以上,这只是每个部位的检查时间,并不包括患者的准备检查和摆放位置花费的时间。所以大部分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均会超过十五分钟,而且有时候患者在疾病检查过程中通常需要多部位联合扫描,以此辅助患者疾病诊断。与此同时,在为患者平扫的同时,甚至还需要对病灶进行增强扫描,在这种情况下通常会将检查时间延长。磁共振检查像照相一样,照相的时候人体是不能动的。如果移动会导致拍出的照片虚影。在头颈扫描过程中咳嗽、用力吞咽都会影响到头颈部而产生伪影,其他肢体抖动或者挪动会造成相对应的检查部位的磁共振成像图像的模糊,影响诊断结果的准确性。检查期间,部分人可能会感觉害怕、紧张,检查时应该要让自己放松,不要太紧张。太紧会容易使你的器官或肌肉紧张,并且容易增加检查的难度。
  
因头部晃动造成的图像模糊
  
为什么做了平扫同时还需要进行增强扫描
  磁共振增强扫描是经静脉注射钆对比剂后再作磁共振检查。增强后有什么好处呢?
  1.能帮助我们发现有无病变或更多病变组织:较多疾病因对比不明显无法被发现,有些病变组织会与正常组织信号非常接近,使得病变组织不易显示,有些病灶体积较小,难以观察到,尤其示微小病灶,如小的转移瘤、小的感染性病变、垂体微腺瘤等,在平扫时容易遗漏。平扫未见明显异常,但临床医生或其他检查高度怀疑有病变,就有必要作增强扫描。
  2.对已知病变进行定性判断:肿瘤与非肿瘤的鉴别、恶性与良性的鉴别。肿瘤性病变在平扫时界限不清,与周围的水肿、炎性病变、手术或放疗损伤不能分辨,因而不能明确肿瘤的侵袭范围、治疗后效果。增强扫描肿瘤组织强化,炎性病变、损伤与肿瘤组织的强化表现不一样,水肿不强化,因而能清楚显示肿瘤的范围、大小、形态。良性、恶性的肿瘤强化方式的差别,也可以通过增强扫描帮助临床医生更好的进行鉴别诊断。
  3.判定病灶边界、范围:平扫时因周围组织的水肿,一些病变的边界被掩盖,增强可以显示较完整的边界。
  4.在肿瘤治疗随访复查中的应用:活性肿瘤细胞增强后会强化,非活性肿瘤细胞不会强化。 
  
不同方位下病变的MRI增强图像
  
病变增强前后的MRI图像
  
磁共振检查的优势与劣势
  
优势
  1.在所有医学影像学手段中,核磁共振的软组织对比分辨率最高,它可以清楚地分辨肌肉、肌腱、筋膜、脂肪等软组织;区分膝关节的半月板,交叉韧带,关节软骨等,子宫的肌层,子宫内膜层;前列腺的肌肉层与腺体层;心脏的心内膜、心肌和在高信号脂肪衬托下的心外膜以及最外层的的心包。
  2.核磁共振具有多参数、多序列、多方位成像的能力,因而可以不改变被检查者的体位的前提下,就能结合不同方向的切面,可以直接做出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和各种斜面的体层图像,方便进行解剖结构或病变的立体追踪,全面显示被检查器官或组织的结构。
  3.核磁共振属无创伤、无射线,也无生物学损害的一项检查。 避免了X线或放射性核素显像等影像检查由射线所致的损伤。
  
劣势
  1.核磁共振设备检查费用昂贵,是目前影像学检查中费用较高的,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普及和应用。
  2.检查禁忌多,幽闭恐惧症者、妊娠3个月内、体内有金属植入物、磁共振不兼容的心脏起搏器、磁共振不兼容的瓣膜、金属夹、刺激器、泵等都需要仔细评估是否能做磁共振检查。金属物品在体内有可能会导致移位影像重要脏器和血管,产生较大风险。
  3.核磁共振检查扫描持续时间较长,为其主要缺点,每个序列都要一段时间。例如:一般颅脑平扫检查总时间约需10分钟,需要增强则要增加10分钟;肝脏平扫+增强检查总时间约需20分钟 。如果被检查者情况不佳或者有急性发作的疾病,磁共振检查风险就会大很多。
  4.钙化显示不佳。钙化因缺乏H质子,故MRI图像对钙化不敏感,常表示为低信号,且不易发现。
  5.核磁共振机房内因金属设备进入会产生“投射效应”,因此不能使用监护和抢救设备,加之核磁共振对病人体动敏感,易产生伪影,不适用于对急诊和危重病人进行检查。
附件下载: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