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是衡量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新需求,福建省肿瘤医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在改善和提升服务上进行了不懈努力,多措并举,为肿瘤病人提供综合治疗,兜底全省的疑难重症癌症病人诊治工作。近年,医院强化技术创新,建立了各种肿瘤多学科诊疗的技术体系和全疾病周期的健康管理,针对每个病人的不同病情制定个体化诊疗策略,有机地在病人的不同治疗阶段合理使用,最大程度提高远期疗效,同时保障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晚期病人生存期,使更多不可治的肿瘤得到可治。
近期,海都记者走访了省肿瘤医院,通过一个个生动的事例,展现该院是如何让“不可治”的肿瘤变得“可治”。
王先生(化名),是一名54岁的渔民,2024年春天,他因脖子上长出“硬块”而到医院检查,结果确诊为鼻咽癌III期。一时间,他和家人都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与无助之中。
所幸,在福建省肿瘤医院头颈肿瘤放疗科邱素芳教授团队的专业诊治下,王先生的病情逐步好转,目前,颈部肿物已完全消失。
据悉,伴随放射治疗、化疗、免疫治疗等技术的进步,鼻咽癌的治愈率和生存率逐年提高。福建省肿瘤医院作为我省鼻咽癌诊治中心,鼻咽癌诊疗经验丰富,每年接诊的鼻咽癌患占全省收治量的一半;该院的鼻咽癌五年生存率超过80%,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多发淋巴结肿大 初期疗效欠佳
据介绍,王先生的治疗方案是为综合性策略,融合了“诱导化疗+靶向治疗+放疗”,治疗从2024年2月29日开始。然而,经过前两个周期的“吉西他滨+顺铂”的化疗和“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靶向治疗的联合治疗后,复查时,颈部和鼻咽部的肿物并未明显缩小,反倒出现了局部增大的情况。
面对这一疗效不佳的结果,王先生及其家人一度陷入绝望。尤其是他的妻子,目睹丈度因治疗副作用而心力交瘁,心情更是沉重不堪。但邱素芳教授团队并未言弃,经过全院会诊讨论后,决定调整治疗方案,增加免疫治疗和热疗,期望通过更精细的治疗策略,帮助王先生战胜病魔。
治疗前
调整方案 迎来转机
在邱素芳教授的指导下,王先生的治疗方案进行了调整。新方案不仅包括化疗,还更换了靶向治疗药物,同时引入了免疫治疗和局部热疗,并于这些治疗结束后又实施放疗。
随着治疗的推进,王先生的病情终于迎来了好转的迹象:放疗接近结束时复查显示,颈部的肿物明显缩小;
治疗中
治疗结束后复查显示,鼻咽部和颈部肿物完全消失。王先生的身体逐渐恢复,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从最初的低落与绝望,到后来的坚定与希望。”王先生说,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副作用也基本消失。
治疗后
上周,王先生再次到福建省肿瘤医院复查,检查结果很满意:颈部肿物消失。目前,他已重新投入到渔民工作中,虽然偶尔会感到一些疲惫,但他对未来生活充满信心。
团队协作 给予精准治疗与个性化关怀
王先生的治疗过程充满了挑战,可也凝聚了医生们的智慧和努力。”每一次方案调整,均是团队仔细分析和深思熟虑的。“邱素芳教授表示,正是有了精准的治疗方案和个性化的医疗方案,确保了每个治疗环节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在王先生治疗过程中,医生团队始终关注他的情感需求。在与王先生及其家属的沟通中,医生们不仅传递着医学上的希望,也给予了足够的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共同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刻。
提醒:预防鼻咽癌 高危人群早期筛查很重要
邱素芳教授介绍,鼻咽癌作为一种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其早期症状往往不太明显,许多患者往往在察觉症状时已经处于中晚期。因此,定期体检和早期筛查极为重要。特别是发现颈部肿块、鼻塞、鼻出血、耳鸣等症状,要尽早就医检查,以免耽误治疗时机。
邱主任指出绍,随着放射治疗、化疗、免疫治疗等技术的发展,鼻咽癌的治愈率和生存率逐年提高。“只要及时发现并得到科学治疗,很多患者能够战胜疾病,恢复正常生活。”
另据介绍,我国广东、广西、湖南、福建等省份,是鼻咽癌的高发地区,约占全球发病率的50%。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福建医院/福建省肿瘤医院成立了鼻咽癌诊治中心,在鼻咽癌的诊疗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每年接诊的鼻咽癌患者占全省收治量的一半;该院的鼻咽癌五年生存率超过80%,达到国际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