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肠间质瘤患者实施“保胃保贲门保功能”手术

发布时间 :2024-11-14 18:41 | 来源:本网

  日前,我院胃外科成功为一名患有食管胃结合部胃肠间质瘤(GIST)的患者实施了“三保”——保胃、保贲门(胃的开口)、保功能手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进食功能正常,顺利出院。

  郑女士(化名)因上腹部闷痛不适,进食时频繁出现阻塞感,胃镜检查显示贲门有一个较大的肿块,并伴有溃疡,初步诊断为胃肠间质瘤。由于肿瘤较大导致内镜下手术治疗难以实施,且距离贲门不到1厘米,常规手术需要切除近端胃或全部胃。为了能治愈肿瘤的同时保留贲门,患者求诊我院胃外科,叶再生主诊医师团队在进一步明确诊断及病情后,立即组织多学科专家讨论(MDT)。
  经研究讨论,肿瘤位于食管胃结合部,属于特殊位置的胃肠间质瘤,理论上可以选择在手术前使用靶向药物伊马替尼进行治疗,缩小肿瘤,从而增加保留贲门的可能性。然而,患者术前影像学评估肿瘤最大径为4.8cm,根据GIST危险度评估系统,针对最大直径≤5cm的胃肠间质瘤,如果术后病理检查中核分裂像计数较低,患者为低复发风险者,则不需要术后靶向治疗。而若贸然选择术前靶向治疗,将导致无法评估复发风险,可能需要长期的靶向药物治疗,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会产生不利影响。同时,通过超声胃镜评估发现,肿瘤上缘距离齿状线(食管的标记点)超过0.5厘米,有可能保留贲门。最终决定为患者行“完全腹腔镜联合胃镜下胃楔形切除术”,根据术后病理评估复发风险再决定是否需要后续治疗。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后,团队在患者全麻状态下实施手术。术中通过胃镜定位肿瘤位置,在内镜下沿肿瘤边缘切开胃壁,并使用腹腔镜引导确保完整切除。缝合过程中,胃镜检查确认贲门通畅,没有出血或狭窄的情况。通过双镜联合手术,最大程度保留了贲门及胃的功能,完成了精准的“三保”手术。术后3天,造影显示吻合口通畅,患者顺利恢复正常饮食,5天后顺利出院。
  叶再生主诊医师表示,根治性切除肿瘤的同时,应注重微创、减少创伤,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保留胃和贲门,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国内外权威指南指出,胃肠间质瘤的手术目标是尽量达到R0切除(完全切除),保证切缘无肿瘤组织,不建议常规清扫淋巴结,同时在完整切除肿瘤的前提下尽量保留胃肠功能。腹腔镜联合内镜手术(LECS)在此类手术中可以有效降低难度,确保肿瘤彻底切除并减少功能损失,具有较少的并发症,值得进一步推广。该技术要求丰富的临床操作经验和高度协作,尤其是在深度切除、止血和缝合时具有一定难度。我院胃外科团队秉持不畏艰险、不断探索的精神,熟练掌握并常规开展该技术,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治疗方案。
  
科室简介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福建医院(福建省肿瘤医院)胃外科是福建省内最早开设的以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胃肠肿瘤外科亚专科,是以胃肿瘤诊治为主的外科临床科室,建立区域领先、国内先进的胃肿瘤诊治、教学、科研平台。科室始终坚持以患者生存率为准绳,胃癌患者生存率达全国领先水平,科室通过与内科、放疗科、医学影像科、病理科、内镜中心、彩超室及外科研究室等成立胃肠肿瘤多学科综合诊疗小组(MDT),为每一位就诊的病情复杂患者提供最优的多学科综合诊疗方案。
  目前,科室成熟开展各类先进、难度大的腹腔镜微创术式包括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全腹腔镜保功能胃微创手术(保留幽门、近端胃切除)、胃肠癌腹部无切口NOSES手术(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单孔腹腔镜胃肠癌手术、腹腔镜下联合脏器切除术等。同时,科室坚持将微创手术、快速康复理念、全程化营养支持、多学科综合诊疗等理念相结合,达到并发症少、创伤小、恢复快的治疗效果,为每个病人做到“微创中的微创”、“精准中的精准”。科室先后荣获“全国首批八家消化道肿瘤MDT培训示范中心”、“中国肿瘤MDT联盟福建联盟发起单位”,已成功举办多期MDT培训班及腹腔镜手术培训班,吸引省内外数十家三甲医院专家前来观摩交流及省内诸多县市级医院同道前来培训学习,将科室先进的技术和理念辐射东南沿海及周围区域。
附件下载: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