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肿瘤与血管介入科·医疗案例】“针”微创:DSA引导下泡沫硬化治疗下肢静脉曲张

发布时间 :2024-04-28 18:35 | 来源:本网

  近日,我院肿瘤与血管介入科余文昌团队在方主亭副院长的指导下,成功开展两例下肢静脉曲张的DSA引导下泡沫硬化治疗,治疗效果显著。这项技术的开展不仅填补了我院在下肢静脉系统疾病诊疗的空白,也为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带来福音。

  下肢静脉曲张是静脉系统常见疾病,在成人中发病率可达 5%-15%。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主要与静脉壁薄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或先天缺如、浅静脉压力升高有关。早期表现为下肢酸胀、沉重感;中后期受损静脉隆起,扩张迂曲,以小腿大隐静脉为重,可引起皮肤瘙痒、抽筋、淤滞性皮炎、湿疹,皮肤发黑、皮肤变硬;病程长者可能会出现皮肤溃疡,经久不愈,俗称“老烂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下肢静脉曲张目前有多种治疗方法,如外科开放手术、腔内激光闭合术、腔内射频闭合术和硬化剂治疗等。其中硬化剂治疗以其创伤小、痛苦轻、费用低、并发症少、无疤痕、可重复、随治随走等优势,已经成为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
  
知识拓展
  硬化剂治疗是通过细针穿刺曲张静脉后,注入泡沫硬化剂,使静脉管壁继发化学性无菌炎症反应,术后持续压迫使静脉萎陷,肉芽组织生成继之纤维化,最终形成纤维索条使静脉腔永久性闭塞,达到治疗静脉曲张的目的。
  方主亭副院长介绍:泡沫硬化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技术是一种微创治疗方法,已有大量临床病例和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相较于传统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泡沫硬化治疗可避免小腿部多处伤口及剥离创面,达到小腿无瘢痕、美观、微创、安全、高效的治疗效果,并且可采用日间手术治疗模式,患者随治随走,在不耽误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情况下,达到治疗目的,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科室介绍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福建医院肿瘤与血管介入科是福建省内具有完善的肿瘤介入治疗体系的少数医院之一,临床,教学,科研同步发展,具有丰富的血管介入治疗手段的同时还有丰富的非血管介入治疗技术,常规开展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肝动脉持续灌注化疗术(HAIC)、肝动脉栓塞术(TAE)、肝动脉放射性栓塞术(钇90微球放射性介入治疗)、经皮门静脉栓塞术(PVE)、经皮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术(PTVE)、经皮脾静脉栓塞术(PSE)、经颈静脉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门静脉支架+125I粒子条植入术、胆道支架+125I粒子条植入术、射频消融术(RFA)、微波消融术(MWA)、经皮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术、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管置入术(PTCD)、腔静脉支架植入术、髂静脉支架植入术,腹腔神经阻滞术、静脉输液港植入术等。对头颈部肿瘤、胸部肿瘤、肝胆胰脾肿瘤、消化道肿瘤、妇科肿瘤、软组织肉瘤及肿瘤相关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有丰富经验。
附件下载:
相关文档